近年來,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家庭結構小型化及情感陪伴需求增長,寵物經濟迅速崛起。寵物角色從“看家護院”向“家庭伴侶”轉變,推動寵物消費向精細化、人性化發展。《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市場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城鎮寵物犬貓數量超過1.2億只,寵主年均消費金額小幅上升。寵物食品市場仍是主要消費市場。
寵物零食作為寵物食品的重要分支,從早期簡單的營養補充品,逐漸演變為滿足寵物健康管理、行為訓練及情感互動的功能性產品。
寵物零食是指為寵物提供的非主食類食物,具有多種功能。例如,潔齒骨能有效清潔寵物牙齒,去除牙垢,維護口腔健康;營養膏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增強寵物體質,提升免疫力;而狗咬膠則可以滿足幼犬換牙期的磨牙需求,防止其因磨牙而損壞家具。
中國寵物零食市場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方面,市場細分日益明顯,針對不同寵物品種、年齡段和特定需求的產品不斷涌現。例如,為老年犬設計的關節保健零食、為美毛需求研發的富含歐米伽脂肪酸的零食等。另一方面,線上銷售渠道成為主流,約 50% 的消費者通過綜合電商平臺購買寵物零食,這促使企業加大線上布局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一)消費需求升級驅動產品創新
寵物主對零食的需求從基礎飽腹轉向功能化與健康化,表現為三大特征:
功能細分:如潔齒骨、關節保健零食、益生菌配方等針對性產品涌現,滿足寵物口腔健康、消化系統維護等特定需求;
成分升級:天然無谷、高蛋白、零添加劑成為核心賣點,消費者對原料透明度要求顯著提升;
情感附加值:零食作為人寵互動紐帶,訓練獎勵、節日定制禮盒等場景化產品熱度攀升。
(二)競爭格局:國產品牌突圍與國際品牌深耕
本土品牌崛起:以麥富迪、瘋狂小狗為代表的國產品牌,通過高性價比和本土化配方搶占中端市場,并借助直播電商快速觸達下沉市場;
國際品牌高端化:皇家、渴望等品牌憑借科研背書占據高端市場,但面臨國產價格戰沖擊,逐步通過本土生產線降低成本;
新勢力入局:互聯網品牌(如網易嚴選)和跨界企業(如吉家寵物)以“全品類生態+私域流量”模式切入,加劇行業洗牌。
(三)渠道變革與營銷模式重構
線上主導、線下體驗:超70%銷量來自電商平臺,但寵物店、醫院渠道通過“體驗式消費”(如試吃、健康檢測)增強用戶黏性;
內容營銷為核心:短視頻科普、寵物KOL種草、社群運營成為品牌獲客關鍵,用戶決策鏈路從“功能對比”轉向“情感共鳴”。
(四)行業痛點與挑戰
同質化競爭:多數企業缺乏核心技術,依賴代工模式導致產品創新不足;
監管滯后:功能性宣稱缺乏標準,卡拉膠等爭議添加劑引發安全性質疑;
供應鏈脆弱:原材料價格波動(如肉類成本)與進口依賴度較高,制約產能穩定性。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寵物零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
當前行業已跨越粗放增長階段,步入結構性調整期。消費端的高標準訴求倒逼產業鏈從“代工貼牌”轉向“技術研發+品牌溢價”的雙輪驅動模式;政策端對寵物食品安全的強化監管,將加速淘汰中小落后產能,推動頭部企業整合資源。同時,全球化競爭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滲透,促使企業重新定位——未來增長不再依賴渠道紅利,而需構建以精準營養方案、綠色供應鏈為核心的競爭壁壘。在此背景下,行業亟需通過差異化破局,從產品、技術到價值鏈實現全面升級。
中國寵物零食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升級的戰略轉型。短期內,市場仍將維持高速增長,但競爭焦點已從渠道擴張轉向核心技術、品牌心智與供應鏈效率的比拼。國產品牌憑借靈活的本土化策略和性價比優勢持續搶占份額,而國際品牌需通過本土化生產與研發適應中國市場變化。長期來看,行業面臨三大確定性趨勢:功能性需求主導(醫療、保健零食占比提升)、技術壁壘固化格局(生物科技與智能定制成為分水嶺)、全球化與綠色化并存(出海拓展與低碳生產同步推進)。
對企業的關鍵啟示在于:其一,建立“研發-生產-營銷”垂直一體化能力,避免同質化陷阱;其二,深化與寵物醫療、保險服務的生態協同,拓展消費場景;其三,將ESG理念植入供應鏈,應對政策與消費者雙重監督。未來十年,行業將在政策規范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逐步形成頭部集中、創新驅動的健康生態,成為中國寵物經濟最具增長韌性的板塊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寵物零食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