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源于意大利的經典美食,憑借其多元化的風味組合與便捷的食用特性,已成為全球餐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披薩市場歷經數十年發展,從早期由必勝客、達美樂等國際品牌主導的“高端西餐”形象,逐步轉變為覆蓋大眾消費的日常餐飲選擇。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餐飲業態創新,披薩行業不僅完成了本土化融合,更在供應鏈優化、數字化服務及場景拓展中展現出強勁活力。如今,中國披薩市場已形成國際巨頭與本土品牌并存的競爭格局,并在下沉市場滲透、產品創新與渠道變革中持續擴容。
當前中國披薩行業正處于高速增長期。紅餐大數據顯示,近年來市場規模增速穩定在雙位數,門店數量突破數萬家,覆蓋從一線城市至縣域的廣闊市場。推動增長的核心動力包括:下沉市場潛力釋放,三線及以下城市成為增長引擎,門店增速顯著高于一線城市。消費力提升與品牌渠道下沉共同驅動了區域市場的快速滲透。外賣與數字化服務普及,外賣用戶規模持續擴大,占整體餐飲消費比重不斷提升。以達美樂為代表的品牌依托“30分鐘送達”高效配送體系,將外賣業務打造為核心競爭力;線上訂單占比已超越線下,成為主要消費場景。預制食品與場景延伸,預制冷凍披薩從家庭餐桌擴展至露營、辦公室加餐等多元場景,速凍企業加速布局,推動行業向便捷化、規模化發展。
盡管市場規模擴大,但行業面臨顯著的同質化挑戰:主流品牌產品集中于榴蓮、雞肉、牛肉等經典品類,“披薩+小食+飲品”組合模式高度相似,導致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不足。部分企業通過融合中式風味(如小龍蝦披薩、荔枝嫩雞披薩)探索差異化,但整體創新深度仍待加強。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披薩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分析:
競爭格局方面,國際巨頭引領,本土品牌崛起。必勝客、達美樂憑借成熟的品牌影響力與供應鏈體系,占據市場頭部地位。必勝客覆蓋多元用餐場景,達美樂則以高效外賣服務為核心優勢。尊寶披薩、樂凱撒等品牌通過性價比戰略和區域深耕快速擴張。例如尊寶披薩已實現全國數千家門店布局,依托本土化產品研發(如符合中國人口味的餡料組合)與自建供應鏈體系,成為行業第二梯隊領軍者。
7月10日,達美樂中國宣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新進駐9座城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國大陸門店數量達1198家,覆蓋48座城市。按門店數量計算,中國大陸市場位列達美樂比薩的第三大國際市場。在2025年全年凈開店300家的目標方面,該公司上半年已鎖定98%的目標,涵蓋新開、在建及已簽約門店。2025年第二季度,一線城市門店同店銷售額保持正增長
今年3月,達美樂中國公布了2024年全年業績。報告期間,公司總收益為人民幣43.14億元,較2023年財年同比增加41.4%。2024財年,達美樂中國繼續保持卓越增長勢頭,銷售額、門店利潤均創新高。
2024財年達美樂中國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持續擴張門店網絡。截至2024年12月31日,達美樂中國在中國大陸的39個城市運營1,008家門店,2024財年內凈增加240家新店,在現有門店規?;A上,公司依舊實現了連續30個季度同店銷售正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新城新店銷售屢創新高,2024年,達美樂中國新增長市場的新門店在達美樂比薩全球系統的首30天銷售額排名紀錄中占據更多前列位置。
當前行業在規模擴張的表象下,正面臨從“量”到“質”的轉型節點。一方面,產品同質化制約了品牌溢價能力與消費者黏性;另一方面,下沉市場的增量紅利需通過精細化運營才能持續釋放。未來競爭將聚焦三大維度:差異化產品創新(如健康低卡、地域風味融合)、供應鏈效率提升(降低成本、保障品質),以及全渠道體驗優化(融合堂食、外賣與零售場景)。能否突破現有模式桎梏,將成為企業能否在千億級市場中占據先機的關鍵。
中國披薩行業已從“西餐小眾品類”蛻變為“大眾餐飲支柱”之一,其發展軌跡映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開放性與包容力。國際品牌通過標準化運營與品牌積淀占據先發優勢,而本土企業憑借性價比戰略、區域深耕與供應鏈自主化,實現了從跟隨到并跑的跨越。當前,行業在規模持續擴容的同時,也面臨同質化競爭、創新瓶頸與下沉市場運營效率等挑戰。
展望未來,破局關鍵在于三重能力構建:產品力方面,突破經典口味框架,結合健康需求與地域飲食文化,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本土化創新;供應鏈力方面,通過自建中央廚房、冷鏈物流與數字化管理,實現成本優化與品質保障;場景力方面,融合堂食社交屬性、外賣便捷性與零售場景延展性,構建“全時段、全渠道”消費生態。
想要了解更多披薩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披薩行業發展前景及深度調研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