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龍頭房企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大多數企業的負債率也是居高不下。
萬科總裁郁亮此前便指出,規模是一把雙刃劍,過多的存貨,將不是財富而是負擔;魯莽的投資,將不是機會而是風險。
對此,許家印表示,上馬大量的項目就得沉淀大量的資金,對企業而言,就會帶來負債率的上升。恒大多年來一直在高速增長,大量增加項目、 增加土地儲備,所以就沉淀了大量現金在項目上,帶來較高負債率。
而在去年銷售榜前10的龍頭房企中,截至去年中報,超過半數企業的負債率在80%以上。但由于房企擁有較多的預收賬款,傳統資產負債率并不適合評估房企真實的負債狀況,更多的是使用有息負債率(扣除預收賬款)和凈負債率((有息負債-貨幣資金)/所有者權益)來衡量房企真實的負債壓力。但即便按有息負債率和凈負債率計算,大多數房企的負債規模也超過50%。
對此,龍頭房企普遍采用維持充足現金流的方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例如郁亮表示,萬科嚴格控制凈負債率、買地的規模、庫存的規模,每個星期、每個月跟蹤存貨、銷售情況,堅持現金為王,保持足夠現金。
許家印則指出,“房地產企業要增長快,就要土地多,就要沉淀資金,負債率不可能不高。負債率高對企業來說就存在風險,在快速發展中要保持穩健經營就要控制風險,恒大二十年來的做法一直是‘現金為王’,保持充足的現金流。這樣就可以規避企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增長快、項目多、資金沉淀大,導致負債率高而帶來的運營風險。截至2016年年底,恒大賬上現金余額超過3000億元”。
據悉,去年房地產融資環境較為寬松,且龍頭房企銷售回款情況良好,巨頭們手中的現金都較為充足。雖然自去年10月份開始,政府便著手房地產的去杠桿化,包括公司債、私募資管這類產品受到限制,但常規的融資渠道仍未關閉。對于龍頭房企來說,在資金渠道和流動性雙雙收緊的背景下,受影響最大是那些中小房企,而這無疑是龍頭房企進行兼并重組的好時機。
業內人士指出,房企在規模擴張期內,負債率高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把握好平衡,保證手中的現金可以支撐市場的突然變化,那么風險便會成為機遇。從目前的市場情況與企業資金現狀分析,龍頭房企的高負債率還是處在可控范圍內的。
中信建投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慎也表示,從2016年的情況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戰略角度急流勇退,聯想、海爾等企業選擇在行業高點將旗下地產業務的剝離說明行業正逐步向專業化進軍,因此合作、并購將在2017年進一步擴大規模,擁有更為健康的杠桿水平、更為充裕現金的企業也將獲得更多撿便宜的機會,在行業格局重構中掌握主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