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唯一不好的就是電池有使用年限,然而國家對于電池回收利用還在起步階段,據悉,?首批新能源汽車電池報廢迎高峰期,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在道路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也是越來越多。不過,隨著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退役期即將到來,一些新能源車主
首批新能源汽車電池報廢迎高峰期
新能源汽車唯一不好的就是電池有使用年限,然而國家對于電池回收利用還在起步階段,據悉,首批新能源汽車電池報廢迎高峰期,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在道路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也是越來越多。不過,隨著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退役期即將到來,一些新能源車主正面臨著換電池還是低價賣車的兩難窘境。
現在一般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為5~8年,受早期技術因素的制約,第一批投入市場的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基本處于淘汰臨界點,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退役”的高峰期即將來臨。
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退役電池累計約為20萬噸,我國首批新能源車的動力蓄電池即將迎來一輪“退役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9.3萬輛,保持著同比32%的增速。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廢舊動力蓄電池的綜合利用問題也逐漸引起關注。
新能源車的電池壽命有多長?
目前用在汽車的動力電池均為鉛酸電池和鋰電池,鋰電池根據其正極材料不同又分為多種,目前應用成熟的主要為磷酸鋰鐵電池和三元鋰電池。
新能源汽車三元鋰電池的壽命,一般是用電池循環使用次數來進行衡量。國家對于電池壽命有一些法律法規要求,即當動力電池容量衰減到80%以下時,就需要進行強制回收,繼續梯次利用。
據了解,我國運營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報廢年限是3-5年,私人乘用車動力電池報廢周期為5-8年,截至現在,最早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動力蓄電池回收期。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目前處于起步階段
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亟待規范、全國市場網絡尚不健全。就四川而言,目前僅有一家廢鉛蓄電池處理機構,尚無專業的廢鋰電池回收利用機構。沖著百億級市場大蛋糕而來,國內不少地區、企業已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產業,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離下一個風口到底有多遠?新能源動力電池一般都是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部件,其續航能力幾乎是一輛新能源車的價值體現。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尚屬新興領域,目前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今年以來,廣東、浙江、四川等地也先后出臺省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方案,并相繼成立產業聯盟,加快建立區域回收利用體系。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保有量已經連續四年排世界首位,產業競爭力不斷提高。但就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說,二手車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尤其是自今年下半年以來,整個新能源二手車市場愈發冷清。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目前,國內已經有200余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累計獲得生產許可的車型達到4000多個,但是實際投產車型卻僅為總數的25%左右。
2018年9月3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了關于對擬上報《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第1批)》企業清單進行公示的通知,擬將停止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12個月及以上的企業名單(按合格證上傳數量統計)上報工信部,其中不乏華晨汽車、長安標致雪鐵龍、長安鈴木、凱翼汽車等耳熟能詳的車企。
二、人員規模狀況分析
全國的汽車企業直接從業人數超過300萬,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車的從業人數約10-20萬人。
三、行業資產規模分析
圖表:2018年上半年主要新能源汽車企業資產情況對比
數據來源:各企業財報
四、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根據“關于2017-2022年新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及“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超4000億人民幣,而與之相關的動力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2000億,充電基礎設施規模1300億元。市場規模迅速擴展,受益最大的將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高端鋰電池。
圖表:2015-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1、中國市場規模領跑全球,但保有量占比不足1%
近年來,各國不斷在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發力,競爭日趨激烈。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市場排名中,中國連續三年居世界首位,2017年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53.8%和53.3%,占全球市場的59%,領先優勢明顯。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體量仍較小。
2、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客車增長乏力
在補貼、免征車購稅、雙積分政策以及地方補貼陸續落地等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持續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特征明顯,乘用車、客車市場增速呈現差異化。根據中汽協數據,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8萬輛,同比增長72%,高于整體市場53%的增速,市場份額由2016年的67%提至75%,進一步向傳統汽車市場分布靠攏。而新能源客車受補貼退坡、市場需求單一(大部分是城市公交需求,一線城市公交替換逐步完成,二、三線城市增長乏力)及高鐵和航運沖擊下客車市場萎縮等多重因素影響,2017年出現近1.9%的降幅,僅銷售12.7萬輛,未來隨著交通需求變化及成本因素影響,增長乏力態勢或將持續。
3、乘用車車型種類明顯增多,且向更高續航、SUV發展
在節能減排壓力以及各地支持政策的促進下,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快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隨著國內傳統車企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積累,市場車型種類大幅增加,車型更加實用化。2018年發布的第5、第6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共涵蓋約65家乘用車企業的400款產品,其中純電動車型340款,續駛里程超過250km的車型占近75%。2018年初,市場開始出現續駛里程更長、智能化和網聯化程度更高的產品,產品呈現大型化、品質化發展趨勢。A級及以上車型和SUV集中呈現,甚至包括MPV、B級車,如比亞迪宋MAX、蔚來ES8、威馬EX5/6。
4、純電動貨車市場保持高增速,市場潛力巨大
現階段新能源專用車市場以純電動運輸類貨車為主,2017年純電動運輸貨車銷量占比近9成,合計銷量超8萬輛,同比增速超過200%,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同時,集約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的物流企業對貨運“降本增效”的訴求不斷升級,推動物流市場運輸車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在排放要求日趨變嚴的趨勢下,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替換純電動貨車需求將激增,未來市場發展將持續呈現倍數增長。一方面,政策的限制將倒逼物流和運力平臺推動物流電動化發展。另一方面,以純電動物流車為載體聯合打造智慧物流體系也將賦予電動物流車巨大推力。在市場、政策等多重有利因素驅動下,部分物流巨頭相繼提出了物流電動化的計劃,未來純電動貨車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市場滲透率有望大幅提高。
5、私人消費占比持續擴大,市場逐步下沉
2016年之前新能源乘用車私人消費市場的發展主要依靠限購城市的帶動,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品種類逐步豐富,產品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產品日益符合消費者需求。新能源汽車私人領域消費占比大幅擴大,2017年推廣應用41萬輛,占總量的近57%,較2016年提升近25個百分點。公共領域推廣應用31萬輛,占比43%,以城市公交、出租租賃、企事業單位用車為主。僅從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看,私人消費占比提至78%。但受新能源汽車牌照數量限制,限購城市所能帶來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是有限的,2017年8個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近30萬輛,占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42%,市場容量基本飽和。同時隨著公眾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的提升,二、三線城市及非限購城市的消費潛力也開始顯現,尤其在私人消費領域,濰坊、鄭州、長沙、青島等非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均超1萬輛,居全國城市排名前10位,合計近5萬輛。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高校軟硬件應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高校軟硬件應用是指在高等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
特斯拉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在電動汽車銷量節節攀升的時候,特斯拉超級充電站也在全球開花。他在官方公眾...
2020年3D打印行業市場競爭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
2020醫用射波刀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射波刀(Cyber knife),又稱“立體定位射波手術平臺”,又稱“網絡刀”或“電腦刀...
活動板房為鋼木結構,可隨意拆裝、便于運輸、移動方便,活動房適宜坐落在山坡、丘陵、草原、沙漠、河畔。活動板房不占...
竹炭纖維的竹炭素有“黑鉆石”的美譽,在國際上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環保新衛士”。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細化和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