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從而產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單微生物或組成明確的混合微生物 。
益生菌是通過定殖在人體內,改變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組成的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過調節宿主黏膜與系統免疫功能或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促進營養吸收保持腸道健康的作用,從而產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單微生物或組成明確的混合微生物 。
《柳葉刀》雜志曾刊載的一篇文章是這樣評價益生菌的:“活性有機物……對宿體有益,能改善宿體中的微生物菌群,防止人體內滋長腹瀉病原體……(提高)免疫力。”用更簡練的話來說,益生菌就是“友善的細菌”。益生菌不但具有潛力對抗致病細菌,還能制造出乳酸,促進與人體共生的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繁殖,刺激免疫系統,中和飲食中的致癌物質。
益生菌行業市場規模
2015年至2020年,我國益生菌市場規模從486億元增長到接近850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11.83%。預計未來5年,益生菌產品將以12%-18%的速度增長。
2015至2019年,我國活性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從77.2億元增長至148.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7.8%。預計未來5年,我國活性乳酸菌飲品市場規模將超過250億元。2019年,我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規模達到42.4億元,同比增長18%。目前,益生菌補充劑約占益生菌市場的9%,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消費主力人群為母嬰群體,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近年來,益生菌產業高速發展,但也出現產品概念使用不當、功能性質難以界定等諸多問題。目前,我國尚未系統地研究和制定益生菌標準。益生菌市場品種繁多,但缺乏相應標準體系以指導生產和消費,其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也難以監管。
母嬰免疫保健需求空間巨大
母嬰益生菌市場備受青睞,急劇增長。隨著育兒觀念的轉變,中國越來越多的母嬰家庭意識到益生菌與寶寶的健康密切相關,《中國嬰幼兒腸道健康白皮書》公開數據顯示,40.1%的媽媽會通過食用益生菌改善寶寶腸道,這也促使整個嬰童益生菌市場逐步成熟并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4-2019年期間,中國母嬰益生菌行業的市場規模以雙位數復合年增長率14.9%增長,增幅主要由兒童益生菌發展驅動。按零售銷售價值計,兒童益生菌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3.47億元增至2019年的47.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5.2%。母親益生菌市場規模較小,2019年母親益生菌市場規模12.45億元,預計2023年將逼近20億元。
隨著較高收入家庭的需求不斷增強及對兒童消化及免疫力方面的健康意識提高,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母嬰益生菌行業增長趨勢會持續,甚至較過往五年更為強勁,原因是加速滲透網上渠道,使更多低線城市的消費者可以接觸到優質益生菌產品,同時預期2023年中國的兒童益生菌產品零售銷售價值將達約80.14億元。
中國益生菌市場發展前景巨大
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市場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益生菌產業也迎來了井噴式發展。中國益生菌市場發展前景巨大,2020年產品規模將接近850億元。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益生菌正在迎來快速增長期,各大企業紛紛搶灘這一新興市場。益生菌市場的迅速增長與消費升級有很大關系,中國正在由生存型消費需求向發展型和享受型需求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健康產品支付意愿增強。
目前益生菌補充劑不僅在中國市場增長迅速,在北美、歐洲市場近幾年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因此未來在中國,不僅含有益生菌的酸奶類產品、奶粉類產品增長迅速,益生菌補充劑的增長也有飛速的發展,百億市場待爆發已是可以預見的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益生菌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6年中國益生菌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益生菌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益生菌行業研究報告中的益生菌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益生菌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點企業...
查看詳情
近日,晨鳴紙業漲2.77%,理文造紙漲2.27%,陽光紙業漲超2.42%。國內造紙業上市公司密集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
又一消費金融企業實行股權轉讓8月2日,中國華融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消費...
汽車芯片國際市場遭國內部分企業哄抬炒作8月3日午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稱,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
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被立案調查全球“缺芯”現狀凸顯,對于手機、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影響頗深,其中對于汽車...
站在風口上的健康食材受“高血糖”、“過度肥胖”、“腸道功能障礙”這類慢性病的困擾的人群逐年增多,人們對自身健康...
濟南停止部分類型校外培訓機構審批8月3日,濟南市教育局、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發布《關于停止部分類型校外培訓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