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理財存續規模快速回升,主要因為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上升較快。“分產品運作模式來看,7月前兩周封閉式、定開式和現金管理型理財規模增幅分別為1%、2.7%和10%,7月初理財規模明顯回升,主要因為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上升較快。”國金證券研報稱。
投資理財行業市場到底怎樣? 7月上旬,在季末效應減退和銀行理財下半年擴規模發力的背景下,銀行理財規模持續增加。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表示,受季末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壓力的影響,今年6月最后一周理財存續規模季節性減少7138億元,但7月前兩周規模快速回升1.13萬億元至26.1萬億元,增幅為4.5%。
展望后市,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銀行理財規模仍會持續增加,將助推債券市場走強,可重點關注“二永債”和同業存單的機會。
投資理財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7月初理財存續規模快速回升,主要因為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上升較快。“分產品運作模式來看,7月前兩周封閉式、定開式和現金管理型理財規模增幅分別為1%、2.7%和10%,7月初理財規模明顯回升,主要因為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上升較快。”國金證券研報稱。
隨著理財規模回升,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同業存單和短久期信用債的配置性價比凸顯。此外,理財對“二永債”行情的影響較為顯著,信用債中重點關注理財規模擴張帶來的“二永債”投資機會。
國金證券發布的研報稱,隨著理財規模明顯回升,短久期債券的配置力量增強,建議關注同業存單及短久期信用債的配置機會。跨季后資金面維持寬松,但7月以來央行逆回購大幅縮量,仍須警惕流動性收緊、短債利率上行的風險。
調查顯示,在受訪者中,選擇通過專業金融類APP學習的人數最多,占比達47.7%。此外,32.5%會選擇知乎等知識網站,29.5%會選擇網絡課程,28.2%會選擇B站等視頻網站,27.2%會選擇微博微信,還有26.2%會從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上獲取投資理財知識。在問卷提供的所有學習渠道中,傳統的書本教材最受冷落,僅被24%的受訪者選擇。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Z世代在投資理財過程中也會經歷一些風雨。但是,總體而言,Z世代對投資理財仍保持著相對樂觀的態度,也表現出了較強的進取意識。其中,有57.2%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一年,還會增加對理財產品的投入量;27.5%的受訪者不確定是否會增加投資;明確表示未來一年不會追加投資的受訪者僅占15.3%。
一方面,信銀理財通過持續增加短期限產品供應、發力固收類產品,以低波動核心產品線做大、做實理財規模“壓艙石”,打造“固收穩健”“強債穩健”兩個千億級系列產品。另一方面,信銀理財把握市場機會,推出高收益債、權益FOF、量化類等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挖掘高收益投資機會,充分滿足中高風險客戶的配置需求。
此外,信銀理財始終堅持穩健的投資風格,積極發行攤余成本、混合估值產品,提升穩定資產配置,進一步降低產品波動,力爭為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健收益,做好財富管理的壓艙石。
投資理財作為現代人財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得到更多人的認知和接受。投資理財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投資理財行業也在不斷創新和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以適應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增長。
隨著居民可支配結余資金的穩定增長,國人們對理財的潛在需求在持續提升。而在精準、高效等優勢加持下,居民理財向互聯網端轉移將是大勢所趨,互聯網理財市場熱度持續攀升。
互聯網理財作為傳統理財的重要補充,是數字時代的大勢所趨。未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成熟,互聯網理財產品優勢更加凸顯。伴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持續積累,全市場對于規范、健康和全面豐富的財富管理的呼聲不斷增加,眾多機構也將未來展業的方向押注在互聯網財富管理的藍海市場。同時,在資管 新規打破剛兌、全市場利率下行、傳統互聯網金融產品紛紛下架、房地產調控的時代大背景下,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正在逐漸釋放和轉變,這為互聯網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資管新規落地后,銀行理財業務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投資標的更加規范嚴謹。在此過程中,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對理財業務的監管,短期內給資產配置選擇帶來一定壓力;同時,資本市場發展進入調整期,股票、債券等底層產品收益率有所下降,由于理財產品強調穩健性和安全性,更多投資于債券等保守型產品。
但2022年11月份以來,債券市場大幅調整,債券價格大幅波動,引發理財產品“破凈潮”;此外,宏觀經濟運行承壓,信貸替代作用增強,信用債發行有所回落,自2022年以來,受多方因素影響,企業通過發行債券進行直接融資的成本有所上升,發行量有所下降,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供給減少。
投資理財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此外,業內人士也預計下半年理財規模還會繼續沖量發力。中信證券(20.270, -0.09, -0.44%)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在監管部門對表內存款利率不斷壓降的背景下,銀行理財性價比持續提高,超額儲蓄回流至銀行理財的概率上升。且此前從銀行理財流到表內的存款,約78%以上為活期或期限在1年以下的定期,回流至理財不存在阻礙。
“同時,伴隨下半年理財沖量發力的慣例,其整體規模有望恢復至2022年年中29萬億元以上水平,屆時或將助推債市走強。
踐行金融報國,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既是金融行業的時代課題,也是金融行業的時代機遇。
信銀理財業務發展方向與中國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緊扣時代發展課題,率先啟動“燈塔計劃”,緊密圍繞“國之大者”的十大重點業務方向開展深度課題研究,全面啟動、重點推進共同富裕、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十大戰略業務。
在共同富裕領域,信銀理財創新探索“慈善+金融”模式,專項推出“溫暖童行”慈善理財品牌產品,聯合公益基金會行業首發“安盈象固收穩利溫暖童行一年封閉式1號”和“安盈象固收穩利溫暖童行一年封閉式2號”公募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超20億元,創新社會財富增值與慈善事業參與的新路徑。
分析稱,預計經濟復蘇節奏較為平緩,后續信貸投放節奏將有所放緩,優質資產稀缺問題很可能成為下一階段債市運行的主邏輯。同時,當前國債收益率相較于極低的貸款利率而言,對銀行更具備配置吸引力。大型銀行以較低的利率吸引信貸,一方面使得當前的債券投資性價比相較于低息貸款而言更優;另一方面,大型銀行擠占中小銀行信貸空間后,中小銀行面臨的優質資產稀缺問題也會使其轉向債券市場尋找機會。
日常化和常規化已成為投資理財行業不斷前進的重要趨勢之一。通過不斷拓展新渠道、優化產品和服務等多種方式,投資理財企業可以實現投資理財的日常化和常態化,并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幫助客戶實現財富增值和保值。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投資理財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對我國投資理財行業作了詳盡深入的分析,為投資理財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投資理財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投資理財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投資理財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投資理財行業的市場規模、投資理財市場供需求狀況、投資理財市場競爭狀況和投資理財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投資理財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7月21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8.78元/公斤。國家統計局:7月中旬生豬(外三1...
暑期檔票房突破百億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22日11時54分,2023年電影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其中,國...
俄羅斯將大力發展與非洲以及各個國家和團體的全方位經濟聯系 2022年俄羅斯與非洲國家的貿易額接近180億美元俄羅斯衛7...
2023年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近年來,我國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就,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能源綠色低碳...
2023年1-6月家居建材累計銷售額為7490.18億元,同比上漲17.55%,復蘇勢頭明顯。從細分領域看,國家統計局披露的相關1...
愛吃面包的被江西資溪人拿捏了“中國面包看江西,江西面包看資溪。”資溪全縣人口不到10萬,平均每分鐘能生產400多個4...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