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多年來屢教不改,單憑人為管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人們需要學會自我約束。如何約束呢?或許可以利用“羞恥心”結合“黑科技”達到這一目的。
在簡單的識別中該系統或許可以準確的顯示結果,但是在打雨傘、戴帽子等復雜場景下,攝像機能捕捉到多少人臉?第二,全國人臉庫數據龐大且保密級別非常高,一個城市很難拿到國家人臉數據庫;第三,目前人臉識別做不到100%正確。
“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多年來屢教不改,單憑人為管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人們需要學會自我約束。如何約束呢?或許可以利用“羞恥心”結合“黑科技”達到這一目的。
據報道,目前在深圳、濟南、蕪湖、泰州、海口、上海、菏澤、綿陽、蘇州等城市的交通路口出現了一種黑科技——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該系統可以對闖紅燈的行人和車輛進行抓拍,并在路口大屏幕上曝光。
各城市的人臉識別系統不盡相同,大體工作過程如下:人臉識別系統在十字路口設有一個電子顯示屏和人臉識別攝像機,當紅綠燈由綠變紅時,系統會發聲提醒。如果仍有行人不停勸阻,系統將對此人進行抓拍,其照片和部分個人信息就會在電子屏幕上顯示。基本上系統的響應時間不超過10秒,闖紅燈的行人走完馬路后一抬頭就會看到自己被曝光的個人信息和闖紅燈丑態。
在實際應用時,多數闖紅燈的行人會主動聯系交警,接受罰款以求撤掉照片,對于一些“厚臉皮”的人,交警也會通過大數據系統主動聯系當事人。此外,部分城市的人臉識別系統還會連接戶籍系統,直接調取闖紅燈者的戶籍信息,其闖紅燈的記錄也將會納入到個人的征信系統。
在技術層面,以視覺智能公司云飛勵天為為例來說明。該公司研發的系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對人臉進行實時提取和識別,自動儲存闖紅燈的人臉數據,并通過實時搜索比對,結合大數據運算,通過數據對接手段,核實違法人員的身份。可實現類似技術的公司還有海康威視等。
看似神奇,可這個黑科技也存在著不少“雞肋”:在簡單的識別中該系統或許可以準確的顯示結果,但是在打雨傘、戴帽子等復雜場景下,攝像機能捕捉到多少人臉?如果完全遮住了人臉當然不能識別,其他情況則要取決于算法好壞和遮擋面積大小;第二,全國人臉庫數據龐大且保密級別非常高,一個城市很難拿到國家人臉數據庫;第三,目前人臉識別做不到100%正確,如果錯發就會泄露無辜者的個人信息。
其實這個人臉識別系統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識別每一個闖紅燈的人,而是希望通過曝光提醒出行者遵守交通安全。技術的盲區也許會漸漸促進人們的自我改變,若是事事都需要管制,那真的就成一個“機器”了。
除了闖紅燈抓拍之外,人臉識別還可以用于多種場景,安防和金融是兩個相對成熟的領域。以商湯、曠視、依圖、云從,這四個被李開復稱為人臉識別獨角獸公司為例,看看我國在人臉識別方面的應用情況。
金融
云從科技的產品在我國銀行業中的使用比較廣泛,包括農行、建行、中行、交行等全國50多家銀行,其中,農業銀行超級柜臺、刷臉取款,是全國首先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四大行之一。
商湯科技則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多一些,包括京東、銀聯、招商銀行、拉卡拉、融360等。例如,商湯提供人臉搜索技術,幫助拉卡拉快速完成新用戶照片與已有黑名單人臉庫的比對,高效準確地篩選出潛在詐騙分子,保護普通用戶的權益。通過人證比對和活體檢測技術,拉卡拉將獲知用戶的注冊信息是否與操作者本人一致,盡可能地防止身份信息盜用情況。
曠視背靠阿里巴巴,為支付寶客戶端提供人臉登錄功能支持,人們無需再輸入繁瑣的密碼,只需對著手機鏡頭眨眨眼、轉轉頭便可完成登錄。同時,曠視也為支付寶提供了從端到云的 Face ID遠程身份驗證服務。不僅是支付寶,曠視也為小米金融、你我貸等互聯網金融公司,中信銀行、江蘇銀行、北京銀行提供人臉識別服務。
依圖科技擁有較為完整的實名認證解決方案,依靠人臉比對及活體檢測技術,為金融企業提供渠道解決方案(柜面、移動端、自助機具等),其合作對象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京東金融、360金控等。
安防
在安防領域,云從科技已在超過20個省市上線,曾配合廣東省公安廳在地鐵、車站、重點小區等場所進行布控,抓獲了一批嫌疑人200余人。
商湯目前在布局智慧城市的安防項目,其SenseFace人臉布控系統已經開始落地。該系統可用于大規模視頻監控系統中的實時大庫人臉識別應用場景,能夠實現人臉捕捉與結果對比。而在圖偵方面,商湯的圖騰系統,可以快速實現涉案人臉的身份鑒定與身份關聯,目前已在廣州、重慶、河北等地區應用。
江蘇省公安廳曾運用依圖系統,將當地常住人口和暫住人口與通緝犯庫進行人臉比對,當天成功比中17個通緝犯。
曠視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的“網上身份證”提供了人臉識別技術支持。有了網上身份證,每個人都可以在網上生成一本終身唯一編號的“身份證網上副本”,今后辦理一些實名認證業務時即可“刷臉”完成認證,不用再攜帶實體身份證。
其實以上的列舉反映更多的是人臉識別領域激烈的競爭,除了上述四家公司,深醒科技、格靈深瞳等初創公司虎視眈眈,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也聞風而動。所幸的是,這個市場夠大,這塊餅還夠分一段時間。
事實上,如果人臉識別的技術得到突破,準確率得到提升并普及用戶習慣以后,其商業化應用前景是十分廣闊的,且有助于線下生物識別格局的改變,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科技時代的商業爆發點。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日,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萌赴浙江德清出席中國工程院舉行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成果報告會。 李萌副部長...
當下愈發多元化的娛樂形式中,直播是絕對不可忽視的一種。在被稱為直播元年的2016年,直播行業以一種瞠目結舌的方式高...
昨天下午的朋友圈,可謂是人間悲劇大博覽。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姑娘悲痛的說,今天是自己生日,感謝愛豆送自己的這...
從9月29日至10月6日,微信用戶總出境人數達到數百萬級別,境外消費也隨著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的海外開通水漲船高,...
老子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近日,騰訊云在北京重磅發布了其第三代云服務器矩陣,最新的計算、存儲...
微信發布國慶長假大數據報告,從出境人數、熱門地區、境外消費等角度全方位展示國慶期間微信用戶的出游情況。從9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