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版LED芯片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近幾年,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德豪潤達等在內的本土芯片廠商通過擴產、整合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大陸LED芯片集中度正在不斷提高。隨著國內芯片大廠陸續擴產,海外企業與國內二三線芯片廠逐步收縮產能,LED芯片行業新格局逐漸形成:產業向大陸聚集、產能向龍頭聚集。
近幾年,包括三安光電、華燦光電、德豪潤達等在內的本土芯片廠商通過擴產、整合持續擴大市場份額,大陸LED芯片集中度正在不斷提高。隨著國內芯片大廠陸續擴產,海外企業與國內二三線芯片廠逐步收縮產能,LED芯片行業新格局逐漸形成:產業向大陸聚集、產能向龍頭聚集。
目前,我國LED芯片格局已經基本成型,市場話語權主要掌握在幾大龍頭廠商手中。然而,他們有何布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安光電
眾所周知,如今的三安光電已不再是一家純粹的LED芯片企業,而是集襯底材料、LED芯片和化合物半導體于一體的“巨無霸”。三安光電董事會秘書李雪炭表示,公司LED業務有很多新的產品在逐步拓展,另外集成電路業務是未來公司的重點發展方向,業務正在上量階段。
目前LED芯片產業呈現產能向大陸轉移、行業集中度提升兩大趨勢,三安光電通過擴產提升份額+創新技術研發,技術進步加規模優勢帶動成本下降,從而抵消短期價格波動對毛利率影響。未來在產能與技術的雙重優勢下,三安光電市占率將持續提升,地位持續得到加強。
在鞏固主業的優勢下,三安光電圍繞LED前瞻性地布局三大新業務:MiniLED&MicroLED、LED車燈、化合物半導體。
在MiniLED&MicroLED方面,三安光電與三星達成供貨協議,率先將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同時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空間。根據業界透露,近期三安旗下Mini LED產能幾乎已被三星包下,而三星也預計在第3季將高階Mini LED TV推向客制化市場,測試頂級市場買氣及水溫,而三星在2017年也曾采購三安LED晶粒應用至大尺寸的室內商用顯示屏,這也意味著三安光電打入三星供應鏈的地位更趨穩固。
LED車燈方面,作為三安光電的子公司,蕪湖安瑞光電在汽車整車燈具與全色系LED封裝產品上的生產實力,使其成為專業的國內汽車燈具廠商。并且,安瑞擁有一支在車燈及光源方面具有10年以上經驗的設計制造團隊,具有滿足車燈市場差異化需求、達到CCC、ECE、SAE等標準要求的實力。2017年,三安光電子公司安瑞光電實現營收8.56億元,增速高達68%,已成功成為多家國內汽車品牌的供應商。隨著LED車燈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客戶群體的建立,三安光電未來汽車照明業務將會迅速增長,成為公司未來業務增長的又一動力。
化合物半導體方面,三安光電布局電力電子器件、光通信和濾波器等芯片,均是國內半導體產業亟待突破的領域。在這類高技術門檻、高投入、長周期的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公司無疑是國之擔當,是參與未來全球半導體競爭的有力參與者。當前,三安光電已布局完成6寸的GaAs(砷化鎵)和GaN(氮化鎵)部分產線,產品應用包含2G,3G,4G手機應用的功率放大器,無線網用的功率放大器,基站應用,低噪聲放大器,及其它無線通訊應用單元等。目前公司產品已獲得部分客戶認證通過,進入小量產階段,產量已在逐月累加,突破近在眼前。
可以看出,三安光電在繼續鞏固LED龍頭地位的同時,也在強化化合物半導體領軍企業的優勢,踩上5G和物聯網行業風口,擴大高端化合物半導體產能,意圖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華燦光電
外部并購和內部擴張讓華燦光電實現規模擴張,自上市后,華燦光電先后并購云南藍晶科技和美國美新半導體公司,將產業鏈從此前的LED外延芯片制造拓展至傳感器和半導體領域。
在LED芯片領域,華燦光電聚焦高毛利產品,向高端化轉變明顯。此外,公司積極通過多種合作方式拓展國際市場銷售份額,公司通過和韓國企業合資,拓展倒裝芯片產品的外延片和芯片海外銷售。
2018年上半年LED行業下游如小間距LED、城市景觀照明、汽車LED 照明等細分行業需求旺盛,帶來公司LED芯片需求高增長。同時,公司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及產銷率繼續保持高位,且公司通過降低成本和提升光效的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LED芯片價格下降帶來的影響,驅動公司LED營收保持高增長。根據華燦光電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實現歸母凈利潤2.9-3.3億元,同比增長35%-55%。
技術是華燦光電與二線企業拉開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華燦光電無論是白光照明還是顯示芯片都堪稱一流,2017年平均光效水平提升約6%,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優異的技術能力帶來公司產品的高端化,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使得公司有能力在前沿、細分的市場持續投入。公司MiniLED已經量產,MicroLED積極與國際廠商進行緊密配合開發,紅外LED小批量量產,車燈正配合客戶進行全線研發。
在化合物半導體器件領域,華燦光電已形成國際領先的研發和制造規模優勢,而延伸到該材料體系其他相關器件的開發和制造領域具有天然的優勢。此外,在MEMS傳感器領域,公司已具有規模量產自主開發的國際領先器件能力。
目前,美新半導體的加速度計早已進入國際大品牌汽車,如通用、福特、馬自達等,主要是通過 Autoliv公司進入上述汽車廠商;今年拓展國產車市場,國內會有百萬量級的銷量。消費電子上,美新半導體是微軟的surface,OPPO的第一供應商,美新現有幾個億銷售,技術是有自己的優勢的,穩定性、精準度,都有優勢。以后會逐步拓展陀螺儀、流量計等新的方向來產生利潤。
德豪潤達
德豪潤達1996年5月創立于珠海,并于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要產業領域涵蓋小家電、LED 芯片、器件、顯示及照明等系列產品。
在LED業務方面,截止2017年底,蕪湖德豪潤達、揚州德豪潤達共計已到貨MOCVD設備92臺,其中:80臺已調試完成開始量產,2臺設備用于研發;其余10臺為揚州基地的設備,已計提減值并處于待出售狀態。由于MOCVD技術更迭較快,舊機臺在效率上不如新機臺,同時面臨較大的折舊成本,過去三年在LED芯片業務上一直屬于虧損狀態,公司2017年對部分技術水平已落后于現行市場水平且不符合公司產品生產要求的設備進行了報廢、出售處置,有利于公司未來期獲利能力的提升;同時優化產品結構,倒裝芯片、倒裝COB、高壓芯片等高毛利產品的比例將逐步提高。
據德豪潤達LED研發副總裁莫慶偉介紹,目前德豪潤達的芯片產能達1000萬片/年(折二寸片),未來將繼續擴產至1500萬片/年。
目前,德豪潤達除了布局通用照明市場之外,還切入汽車照明、景觀照明以及手機應用等領域發展。莫慶偉表示,未來德豪潤達將重點發展通用照明(球泡、燈光等照明)、移動智能設備(手機、無人機、智能手表、紅外、AR、AI)、戶外景觀照明三大板塊。
2018年,隨著德豪潤達LED芯片產業產能的釋放,公司LED芯片的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有顯著地提升,改善了公司的經營業績。另外,LED芯片產能擴大產生的規模效應,以及公司采取的挖潛革新措施,降低了LED芯片的成本,有效提升了公司LED芯片業務的毛利水平。
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表示,公司的LED業務規模近幾年基本保持在20億元左右規模,整體上處于國內同行業的中上水平。
此外,德豪潤達將整合雷士光電,實現兩者強強聯合,發揮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形成“外延及芯片-封裝及模組-LED 應用產品(照明和顯示)-品牌及渠道”的LED 全產業鏈業務格局,屆時德豪潤達在LED行業的競爭力將得到增強。
除了LED業務之外,德豪潤達的小家電業務也趨于向好。2017年,德豪潤達小家電業務實現收入20億元,同比增長13.12%,主要是公司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新品開發量同比提升;同時,大力推動小家電產線升級改造,提高自動化/半自動水平,生產力效率及產品品質得到有效提升,進而提高了客戶滿意度,訂單有所增長;另外,公司自有品牌ACA 通過品牌重建、優化管理、優化產品結構及優化營銷方式等方式積極開發國內市場,銷售規模同比增長。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過去這兩個月,小米幾乎天天上頭條。8月1日,國內媒體報道稱小米CFO周受資可能離職,因為雷軍認為小米IPO是失敗的。小...
超市零售屢試無果,高露潔終于想到了借助“電商”這股東風。據7月3日報道,高露潔將投資一家初創公司Hubble,通過電商...
從今年7月1日起,汽車進口整車稅率從25%和20%統一下降至15%,汽車零部件稅率統一降至6%。8月2日,國家發改委就擴5...
在《微微一笑很傾城》的相關采訪中,楊洋是這樣解語“微笑”的:微笑能給人帶來溫暖,帶來開心,這是最簡單的快樂。日...
近幾年來,家居建材市場上許多原本只生產地板、樓梯等單品的企業開始做整木家裝。在今年三月份的上海地材展中,整木家...
北京時間8月2日上午消息,在周一致當地市議會的一封信中,蘋果公司宣布將投資總部所在地——庫比蒂諾(Cupertino)的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