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產出不成正比,小額貸款企業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選擇?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小額貸款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小額貸款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小額貸款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小額...
10月份工資新變化,10月份工資怎么計算?到手你以前能多拿到多少?
10月份工資新變化
10月份工資新變化,10月份工資怎么計算?到手你以前能多拿到多少?
“十一”假期過完回來上班后,不少拿到工資條的員工發現自己工資“漲”了?!坝浀每?0月份工資條”更是成為微博熱搜話題。
2018年10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過渡期政策開始實施,納稅人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新的稅率表。在新稅法下的首個申報期,納稅人收獲了怎樣的“驚喜”?記者近日采訪部分納稅人、稅務機關負責人、中介機構和專家學者,傾聽他們的心聲。
隨著首個申報期的來臨,起征點的提高讓不少人已經先行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
中低收入群體在此輪改革中受益明顯。進城務工人員嚴愛麗告訴記者:“我每月的工資扣除險金后是5146元,原先工資條上的個人所得稅是60元左右,10月份的個人所得稅只要4塊多。”她所在的浙江健盛集團江山針織有限公司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近百人在這次個稅改革中受益。
個稅新政策提升了不少高新技術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安徽渠道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經理郜潤生這個國慶假期大部分時間是帶著財務人員核算員工工資,按新稅法計算代扣個人所得稅。按5000元/月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公司10月需代扣代繳212人共計約14.45萬元稅款;而在9月份,公司實際代扣代繳310人共計25.97萬元稅款。前后兩個月的員工數量和工資收入基本穩定,繳稅人數和應納稅款分別下降了32%和44%。
“此次個稅改革過渡期政策實施,將起征點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體現了新稅法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的立法初衷,讓人民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羅天舒說。
“10月份等于國家幫我的工資‘漲’了400多元。”樂澄(中國)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管余強開玩笑地說,“9月份我的實發工資為9005.22元,10月份實發工資直接增長到了9424.39元,扣減的個稅從682.55元減少到了263.38元?!?/p>
新個稅法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各地稅務部門為了讓納稅人盡早享受減稅紅利,全面執行新稅法過渡期政策,讓納稅人提前享受政策紅利。
國家稅務總局9日公布月收入2萬元以下個稅計算表,據測算,新規執行后,月收入2萬元以下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
“新個稅法實施后,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降幅較為明顯,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直接獲益的感受?!崩ッ鱽喬悇諑熓聞账匣锶搜τ穹逭J為,隨著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的明確和實施,必將進一步釋放更高的“含金量”。
新設專項附加扣除將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在下一步明確扣除范圍和標準后可在申報納稅時予以稅前扣除。對納稅人而言,專項附加扣除的引入,適當考慮了個體差異,更有利于精準減稅,提升消費能力。
“這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巨大進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認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的按年計征,將有效避免工資薪金所得等月度間收入不均帶來的稅負不平衡等問題,是一項科學的制度設計。
不少專家建議,企業要把改革政策和減稅實惠及時送到廣大員工手中,激發大家的干勁,為企業新一輪發展積蓄內在動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10月起個稅有何變化?
10月1日起個稅主要有兩方面變化,
一是起征點由原來每月3500元高到了每月5000元;
二是將適用新稅率表,中低收入稅率級距拉大。
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此表示,新個稅規定擴大了低檔稅率級距,廣大納稅人將不同程度享受到減稅紅利,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獲益更大。僅以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月5000元這一項因素來測算,修法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占城鎮就業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個稅相關概念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所征收的一種稅,是政府利用稅收對個人收入進行調節的一種手段。
個稅起征點(正確叫法為個人所得稅基本費用扣除標準或免征額),即稅法規定的征稅對象中免于征稅的數額。免征額部分不征稅,只對超過免征額的部分征稅。
應稅項目:
1、工資、薪金所得;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4、勞務報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8、財產租賃所得;
9、財產轉讓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其他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湖北宜昌媒體聚焦夷陵柑橘產業近日,多家中央、省、市媒體來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聚焦柑橘產業發展,宣傳推介柑橘種...
印刷機生產效率到底怎么抓才有效,是人員操作熟練度,設備先進性,還是用考核模式來衡量,這些都和印刷生產效率相關,...
據悉,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是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直接推動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BGI依托于北京大學,位于中5...
中研網訊:據國研網統計數據顯示生鐵:2018年03月全國生鐵產量為619,838.76萬噸。2018年04月全國生鐵產量為585,400.82...
男裝行業長期趨于穩定發展 市場集中度呈現上升態勢對于國內男裝行業來說,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服裝業中最為成熟的...
美媒稱,根據國際能源署(IEA)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正在尋找煤炭消費替代品以對抗空氣污染的中國將在5年內成為世界上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