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一帶一路?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如何了。據悉,7年來,中國同138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開了2000多個合作項目,解決了成千上萬人的就業。
中國同138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何為一帶一路?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如何了。據悉,7年來,中國同138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開了2000多個合作項目,解決了成千上萬人的就業。此次疫情期間,“一帶一路”的許多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都為抗疫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與各國攜手推進“一帶一路”的信心不減,決心未變,我們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將“一帶一路”打造成一條發展之路、合作之路、健康之路。
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的影響是暫時和局部的
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確實造成了一些影響,但都是暫時的,也是局部的。從整體和長遠看,經過疫情的考驗,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將更加牢固,動力將更加充沛,前景將更加廣闊。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精神是合作發展,同沿線國家構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這也符合全球化發展趨勢。“一帶一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和自然環境等因素是影響中國企業是否進入的關鍵因素,因此,走出去的企業有必要對沿線國家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空間做出詳細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一帶一路”助力發展
“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現實,6年來,中國已與10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涵蓋基礎設施、產能、投資、經貿、金融、科技、社會等合作領域。“一帶一路”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臺,通過借船出海、海外并購、海外投資建廠等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國門,主動參與全球競爭,為唱響工程機械民族品牌,推動中國工程機械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國家戰略的帶動下,“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工程機械企業海外出口的70%以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為企業順利實現轉型升級,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舞臺。以徐工、三一、中聯重科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龍頭企業,目前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了較為完善的營銷網絡。據相關預測,未來10年“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至少需要8000億美元,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全面開拓海外市場創造了新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容量
改革開放41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數量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幾百家發展到2000余家,企業規模從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企業發展到在國際上擁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國企業集團,銷售收入從幾十億元發展到超5000億元。如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制造業體系,包括20大類、109組、450種機型、1090個系列、上萬個型號的產品設備。中國已成為工程機械產品類別、產品品種最齊全的國家之一,同時其市場銷售量與銷售額也趕超美、日,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此外,國內龍頭企業在國外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在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中,共有9家中國企業上榜,其中徐工和三一兩家企業作為國企和民企的代表,成功進入全球工程機械10強,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已經位居全球領先地位。
“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現實,6年來,中國已與10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涵蓋基礎設施、產能、投資、經貿、金融、科技、社會等合作領域。“一帶一路”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臺。2019年前三季度工程機械行業業績延續上半年的漲勢,依舊維持較高景氣度。龍頭企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徐工機械前三季度凈利增長逾五成。
2019年1-10月,我國挖掘機械市場總銷量196222臺(含出口),相比2018年同比增長14.4%,創同期銷量歷史新高;國內市場銷量174680臺,同比增長12.1%;海外市場實現出口21542臺,同比增長37.8%,占總銷量比例達11.0%,出口市場的快速增長趨勢,已經成為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形勢
(一)存量設備的更新換代。2017-2019年是工程機械設備進入淘汰和更新迭代的高峰階段。據統計,目前工程機械行業老舊設備約有240萬臺面臨淘汰,這為新機銷售提供市場空間,進一步拉動行業需求。(二)基建“補短板”及環保政策驅動,預計后續下游需求仍將穩步提升:政策不斷加強“基建補短板”預期,地方專項債額度分配時也將考慮資金需求等,預計后續我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觸底回升,對相關工程設備需求周期延長。環保政策趨嚴將繼續推動存量設備更新換代,預計2019年底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排放要求將再升級,將加速存量設備的更新周期。(三)采礦投資復蘇提供新增長動力。2018年,全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采礦業投資由降轉增,同比增長0.2%。采礦業的回暖對提振礦山設備的需求有著重要意義。(四)綜合實力提升出口穩步增長。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不僅使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有所提升,在開辟海外市場上也有著顯著成效。而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則成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最重要的目標市場。
“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趨勢預測
(1)連續3年近50%的復合增長,高空作業設備是新風口。除吉尼、JLG、鼎力、星邦、美通、運想等眾多老玩家之外,具備工程機械綜合型制造商背景的品牌——臨工、徐工、中聯、三一等企業,不僅強勢殺入,更迅速建立地位甚至開始控局。(2)挖掘機板塊的存在感依舊極強。整體而言,熬過了“淘汰期”、度過了“生死線”的中國品牌,已經開始在“市占率”上大秀肌肉。(3)裝載機板塊,正在觸發幾十年來最實質性的變化。盡管中國裝載機行業最后的機會窗已經關上,但傳統參與者的洗牌整合,仍未完成;市場份額還在進一步被重新分配。(4)通用型礦山設備行業不僅回暖,而且成為巨頭未來之戰的重點。隨著中國力量的生長,通用型礦山設備領域,比如超大型挖掘機、剛性礦車甚至鉸接式礦車領域,國外巨頭“躺贏”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5)中國專業化礦山設備行業,以往在鑿巖臺車、高端鉆機上“一馬平川”的國外品牌,如今只剩下安百拓一家,仍在中國不斷深入,不斷推出新品;而臨工、新筑、志高,甚至此前不見經傳的品牌——鑫通、堅兵,卻產品齊整,氣勢昂然。
“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機遇
(一)一帶一路機遇。“一帶一路”仍是工程機械的主要增長點,未來海外市場增長預期較好,(二)更新換代周期性機遇。2020年非道路設備國四排放標準在全國全面實施,2019年將是集中處理國三排放設備的階段,預計會帶來一部分需求。(三)智能化成果促進產業調整的機遇。智能化是與“中國制造2025”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加強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化潛心研究和探索,勢在必行。(四)PPP項目帶來旺盛的需求機遇。針對公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大量PPP投資將是行業持續復蘇的基礎,強勁拉動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五)環保控制再升級,帶來機械強制換代的機遇。(六)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釋放系列穩增長的政策信號。在基建“補短板”(加強西部建設+鄉村振興)和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的助力下,基建投資預計將持續保持力度,也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上日程等因素將對工程機械市場形成長期利好。
“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報告對全球的“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欲了解關于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一帶一路”戰略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一帶一路”之保加利亞市場投資發展機遇分析報告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