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體化的無土栽培,這種栽培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3倍。
立體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體化的無土栽培,這種栽培向空間發展,充分利用溫室空間和太陽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3倍。
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報告《2021-2026年立體栽培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2022年立體栽培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
立體栽培模式是以立體農業定義為出發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和人類生產技能,實現由物種、層次、能量循環、物質轉化和技術等要素組成的立體模式的優化。構成立體農業模式的基本單元是物種結構(多物種組合)、空間結構(多層次配置)、時間結構(時序排列)、食物鏈結構(物質循環)和技術結構(配套技術)。立體農業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農田立體綜合利用模式;水體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庭院立體農業綜合利用模式。
立體農業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科技相結合的新發展,是傳統農業精華的優化組合。具體地說,立體農業是多種相互協調、相互聯系的農業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種群,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多層次綜合利用的優化高效農業結構。
立體栽培并不適于所有蔬菜,揚長避短才能發揮作用。一般矮生型葉菜類適宜柱式栽培,其向上生長的高度一般不宜超過 45cm,目前已試驗成功的品種有紫背天葵、草莓、大葉筒蒿、散葉生菜、油菜、三葉芹等小株型的葉菜類。株型較高的蔬菜會因空間限制和重力作用莖稈倒下,影響生長,果菜類對光照條件要求較高一般不宜立柱栽培,但可以采取立柱*上部2-3層種植矮生型果菜,如草莓,下部種植葉菜的方法。
立體栽培的特點集中反映在四個方面,一是“集約”,即集約經營土地,體現出技術、勞力、物質、資金整體綜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同時提高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續”,即減少有害物質的殘留,提高農業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質量,增強農業后勁,不斷提高土地(水體)生產力;四是“安全”,即產品和環境安全,體現在利用多物種組合來同時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復和農業發展,建立經濟與環境融合觀。
著眼于整個大農業系統,立體栽培包括農業的廣度,即生物功能維;農業的深度,即資源開發功能維;農業的高度,即經濟增值維。它不是通常直觀的立體農業,而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與當前“循環經濟”的概念相似。
總之,發展立體栽培、發揮其獨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緩解人地矛盾,緩解糧食與經濟作物、蔬菜、果樹、飼料等相互爭地的矛盾,提高資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間和時間,通過間作、套作、混作等立體種養、混養等立體模式,較大幅度提高立體栽培單位面積的物質產量,從而緩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時,提高化肥、農藥等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緩解殘留化肥、農藥等對土壤環境、水環境的壓力,堅持環境與發展“雙贏”,建立經濟與環境融合觀。
2022年該行業前景趨勢怎么樣?想要知道更多行業詳細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立體栽培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中國聚光類球面透鏡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聚光類球面透鏡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聚光類球面透鏡行業的市場規模、聚光類球面透鏡市場供需求狀況、聚光類球面透鏡市場競爭狀況和聚光類球面透鏡主要企業經營情況、聚光類球面透鏡市場主要企...
查看詳情
大慶油田三次采油產量連續20年超千萬噸近日,大慶油田三次采油年產量再次突破千萬噸,連續20年產量超千萬噸,三次采油...
現代船舶是為交通運輸、港口建設、漁業生產和科研勘測等服務的,隨著工業的發展,船舶服務面的擴大,船舶管理也日趨專...
2022臺灣船舶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2019年臺灣成立自動駕駛船舶產業聯盟,為協助島內船舶相關產業及法人單位發展自動...
撫州首個智能立體車庫來了12月12日,記者來到該停車場所在地,在瑤坪南路與區間路轉彎處,一塊電子顯示屏上顯示著剩余...
2022廣州國際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將舉辦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汽車制造業的不斷變革,汽車電子技術的應...
加強農用車輛專項整治力度正值秋收時節,轄區內駕駛農用車輛人員增多,為確保轄區農用車輛的安全行駛,最大限度遏制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