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場迎來“開門紅”,盤面交投活躍,賺錢效應再度顯現,眾多基金凈值快速反彈。與此同時,基金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基金發行,增量資金蓄勢待發。據券商測算,2023年來自公募基金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萬億元。
公募基金是受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屬于公募基金。
伴隨著2022年落幕,公募基金市場全年業績出爐。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募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8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6.59萬億,產品超過1萬只。其中,有六家公募基金公司破萬億規模,19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
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公募基金業績整體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在全市場的1.42萬只公募基金產品中,僅三成實現正收益。
許多大規模明星基金跌落神壇,但不少小體量基金業績表現亮眼,脫穎而出。
中銀基金旗下14只產品的2022年四季度報告陸續出爐。由此,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披露正式拉開帷幕。整體來看,首批14只基金產品在去年四季度的基金規模變動較為穩定,其中9只基金規模增長,超七成產品在去年四季度期間的收益率跑贏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投資者實現了超額收益。14只產品在四季度期間合計實現基金利潤1.64億元。
2022年作為資管新規落地元年,資本市場迎來不小的變化,而公募基金市場也積極融入改革,一己之力完善市場及財富管理生態。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募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8萬億元,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6.59萬億,產品超過1萬只。
當前,公募基金繼續維持“強者恒強”格局,從基金公司管理規模來看,有六家公募基金公司破萬億規模。其中,易方達基金以1.54萬億管理規模居于首位;廣發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管理規模持續超萬億;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分別以1.11萬億、1.09萬億新晉為萬億級別基金。此外,還有19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公募新發基金規模有所縮減。數據顯示,2022年年初以來公募新發基金1.4萬億份,同比下降48.4%。其中,債券類基金份額0.98萬億,占比近七成;主動權益類基金新發份額僅0.4萬億,占比達28.6%。
公募基金重倉股分析
Wind數據顯示,去年可統計全年收益的靈活配置型共有2178只基金產品,其中僅有121只基金盈利。
從前十名表現來看,不同基金收益率差異較大,前兩名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和萬家新利分別以45%左右的回報率位列前兩名。
這只基金重倉股分別是中國海油、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淮北煤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華陽股份、金地集團、迎駕貢酒,這些股票占該基金市值約71%的倉位。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在2022年進行了調倉;在2021年年報中,這只基金持股還以房地產為主,前十大持倉股有六只房地產股、四只能源股,合計占持倉市值的82%。
排名第10的廣發多策略基金則更傾向于投資工業(52%)、金融(28%)、可選消費(8%)等。
這只基金的重倉股分別為中國國航、春秋航空、南方航空、江蘇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中國東航、華夏航空、王府井、華策影視,這十只股票占該股票市值的72%。
而靈活配置“黑榜”虧損較多,后十名全年虧損均在40%以上,表現明顯落后于各指數。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近期,中銀基金旗下14只產品的2022年四季度報告陸續出爐。由此,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披露正式拉開帷幕。
整體來看,首批14只基金產品在去年四季度的基金規模變動較為穩定,其中9只基金規模增長,超七成產品在去年四季度期間的收益率跑贏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投資者實現了超額收益。14只產品在四季度期間合計實現基金利潤1.64億元。
記者梳理首批四季報數據發現,除中銀活期寶貨幣A、中銀中高等級A、中銀中高等級C、中銀豐實定期開放債券、中銀機構現金管理貨幣A在去年四季度期間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下滑外,其余9只基金產品的規模均實現一定幅度的提升。
具體來看,債券型基金規模普遍提升,其中,中銀榮享債券的期末基金資產凈值已經從去年三季度末的27.1億元提升至41.23億元,增幅達52.12%。中銀上清所0-5年農發行債券指數、中銀中債1-5年期國開行債券指數這兩只債基的規模環比增幅也在10%以上,分別為24.1%和16.19%。
相對而言,貨幣型基金規模明顯縮水,中銀活期寶貨幣的期末基金資產凈值為362.51億元,較去年三季度末的403.15億元縮水10.08%,中銀機構現金管理貨幣A的期末基金資產凈值為7億元,較去年三季度末的7.29億元縮水3.97%。
回顧去年市場情況,首批四季報中業績靠前的中銀中債1-3年期農發行債券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田原坦言,去年四季度權益市場小幅上漲,隨著優化政策出臺以及市場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債券市場整體在11月份出現快速調整。在此過程中,基金亦出現了明顯的短期回撤。受益于整體組合對久期和杠桿的控制,以及所投資利率債的較快估值修復,基金在四季度仍實現了0.20%的收益率。
事實上,對于廣大基民來說,關注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季報和年報很重要,尤其是四季報指標中的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四季度利潤情況、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投資組合報告、行業分類股票投資組合、前十名重倉股名單、重大事件等。
2023年市場迎來“開門紅”,盤面交投活躍,賺錢效應再度顯現,眾多基金凈值快速反彈。與此同時,基金公司也在積極布局新基金發行,增量資金蓄勢待發。據券商測算,2023年來自公募基金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萬億元。
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經理一致認為,2023年權益市場充滿希望,預計經濟持續回暖,企業盈利恢復增長,長期投資者可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
2023年以來,計算機、通信、房地產、傳媒等行業表現搶眼,家用電器、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緊隨其后。港股市場亦亮點紛呈,科技股、地產股強勢反彈。
A股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ETF成為資金的重要配置工具。Choice數據顯示,1月3日至5日,權益類ETF(包括股票型ETF、跨境ETF)的成交金額連續3個交易日超過600億元。其中,1月5日,權益類ETF成交金額達到722.52億元,這也是自2022年12月12日以來,權益類ETF成交金額再次突破700億元。
受市場行情推動,新年首周基金交出的成績單較為亮眼。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38%。
多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已接近10%,具體而言,西部利得數字產業混合A今年以來收益為8.81%,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混合、金鷹智慧生活混合、華泰柏瑞港股通時代機遇混合A、天治研究驅動混合A等多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超過8%。
《2022-2027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市場全景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公募基金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公募基金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貴州發文明確新冠治療費用報銷水平“貴州醫保”微信公眾號1月8日消息, 省內參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收治醫療...
為什么臨期產品開始吸引年輕人據此前淘寶發布的《臨期消費冷知識報告》顯示,每年有210萬人在淘寶網購臨期食品。其中2...
韓國飛中國機票一票難求由于中國優化防控措施,航空出行的需求得到提振,機票變得供不應求。截止到本月底,韓國主要航...
五金制品(hardwareproduct)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使用的輔助性、配件性制成品。早期多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2...
衛浴按字面意思就是衛生、洗浴,衛浴俗稱主要用于洗澡的衛生間,是供居住者便溺、洗浴、盥洗等日常衛生活動的空間及用...
外骨骼機器人其實已經有了不少應用,目前主要應用有三個領域。一是軍事領域,一個是醫療領域,還有就是最近幾年才興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