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印發《關于促進全省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自2月16日起施行。《意見》提出,到2025年,爭取實現綜合保稅區設區市全覆蓋,全省綜合保稅區空間布局、產業結構、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全面優化,全省三分之一的綜合保稅區進入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A
浙江《關于促進全省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5年爭取實現綜合保稅區設區市全覆蓋
浙江印發《關于促進全省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自2月16日起施行。《意見》提出,到2025年,爭取實現綜合保稅區設區市全覆蓋,全省綜合保稅區空間布局、產業結構、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全面優化,全省三分之一的綜合保稅區進入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A類行列。
優化營商環境
1.優化口岸通關服務。運用智能化監管手段,推動“互聯網+保稅”“四自一簡”(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可自主備案、合理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海關簡化業務核準手續)監管模式。(責任單位:杭州海關、寧波海關)加快銀行、保險、港口、電子商務等相關行業機構的對接合作,擴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范圍。(責任單位:省口岸辦、省商務廳、杭州海關、寧波海關)加快生物特殊物品一體化通關平臺建設,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結果互認機制,探索低風險特殊物品審批權下放。(責任單位:杭州市政府,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杭州海關、寧波海關)
2.創新金融改革。進一步完善與綜合保稅區發展相適應的外匯管理方式,支持綜合保稅區內從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開展人民幣定價、結算。(責任單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有序擴大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范圍,支持市場主體開立具備多幣種結算功能的銀行賬戶,提升對外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水平。(責任單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支持在具備條件的綜合保稅區內開展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商品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責任單位:杭州海關、寧波海關、浙江證監局)
3.強化要素配置。加快形成企業有序經營、公平競爭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市場體系,推動綜合保稅區產業轉型和結構調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建立以畝均效益為基礎的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探索實施差別化水價電價、污水處理復合計價等措施。對企業實行分類管理,在用地、用電、用能、人才等資源要素上實施差別化的激勵和倒逼政策。(責任單位:相關設區市政府)
4.聯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在綜合保稅區內加大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復制推廣力度,主動對接自由貿易試驗區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允許綜合保稅區在貿易便利化、投資管理、市場監管、金融創新、政府管理、法治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聯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杭州海關、寧波海關)
2021全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5.9萬億元
據海關總署消息,2021年,全國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值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8%,較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21.4%的增幅高2.4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值的15.1%,對我國外貿的貢獻率達16.5%。
截至目前,我國綜合保稅區數量達到155個,占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數量的比例達92.8%。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綜合保稅區管理辦法》,自4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提升綜合保稅區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優化綜合保稅區營商環境。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綜合保稅區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綜合保稅區是設立在內陸地區的具有保稅港區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由海關參照有關規定對綜合保稅區進行管理,執行保稅港區的稅收和外匯政策,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
根據海關統計,2021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6萬億元,增長23.6%,較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出2.2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比重提升至29.7%。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近年來,全國市場采購試點不斷擴大,貿易規模實現6年增長5倍。
我國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平臺作用增強,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2021年我國新設綜合保稅區8個,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16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分別增長了24.3%、26.4%和57.7%。
2021年,全國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值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8%,較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21.4%的增幅高2.4個百分點,占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值的15.1%,對我國外貿的貢獻率達16.5%。
2021年,全國綜合保稅區內產業穩步升級,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值1856.7億元,同比增長3.8%;跨境電商網購保稅業務進出口值688.2億元,同比增長9.9%;保稅租賃貿易業務進出口值1121.2億元,同比增長40.6%。新興業態對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
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效果顯著。中西部地區、東北三省74個綜合保稅區在加工貿易方面表現突出,去年實現加工貿易進出口值1.73萬億元,占同期全國綜合保稅區加工貿易進出口值的64.8%。
目前,我國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覆蓋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我國與自貿伙伴貿易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35%左右。2021年,我國與協定已生效的自貿伙伴進出口總額合計10.8萬億元,同比增長23.6%,較同期我國外貿總體增速和與非自貿伙伴進出口增速分別高出2.2和2.4個百分點。
2021年中國出口韌性超出市場預期,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出口金額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出口份額逐季上升,明顯高于疫情前水平。
2022年中國出口份額大概率繼續穩中趨升,但不論是疫苗接種、經濟重啟的基準情形,還是疫情肆虐、供應鏈斷裂的壞的情形,中國出口金額都恐難維持在較高的增長水平,即便是出口份額有可能進一步抬升。
未來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1-2026年綜合保稅區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版煤炭物流項目可行性專項研究及投資價值咨詢報告
可行性研究是指在投資決策前,對與項目有關的資源、技術、市場、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論證和評價,判斷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經濟上是否符合,財務上是否盈利,并對多個可能的備...
查看詳情
營養品市場多大?社會大眾對營養健康的認知與時俱進,營養品是剛需產品,營養行業是朝陽產業。近年來,全球消費者保健...
伴隨著經濟的增長,健身幾乎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信仰,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健身塑形需求,輕食開始在年輕人中走紅。什么是...
小麥淀粉中提取出赤蘚糖醇,可廣泛應用于糖果類、乳飲料類、烘焙類、軟飲料類的生產,還可應用于醫藥、化妝品、化工等...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生鮮果蔬質量等要求在逐步提升,新零售模式也在逐步推進。縱觀全球,商用制冷冷凍...
濕地是重要的儲碳庫,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載體。如果將濕地碳匯納入碳交易市場,濕地的生態價值便可變現,...
馬鈴薯營養豐富,素有“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之美譽。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對馬鈴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