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生物燃油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國家航空公司、航空企業、制造商、研發企業以及市場研究公司等。國家航空公司主要負責航空航行的總體能源消費策略的制定,航空公司主要負責投資生物燃料發展領域,制造商主要負責生物燃料的可行性制造,研發單位主要負責生物燃料技術的
航空生物燃油市場主要參與者包括:國家航空公司、航空企業、制造商、研發企業以及市場研究公司等。國家航空公司主要負責航空航行的總體能源消費策略的制定,航空公司主要負責投資生物燃料發展領域,制造商主要負責生物燃料的可行性制造,研發單位主要負責生物燃料技術的有機融合,而市場研究公司負責相關行業政策的分析與研究。
目前,航空業主要從兩方面實現碳減排目標,一是引入新技術,提高運營效率,二是選用生物航油,從源頭來減少航空業碳排放量。相較于傳統航煤,生物航油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55%—92%,不僅可以再生,具有可持續性,而且無需對發動機進行改裝,日漸受到航空公司的青睞。從上世紀70年代起,國際上就已經開始了生物航空燃料研發并取得了試飛成功和商業飛行。但多采用油脂兩段加氫技術生產,其主要原料為植物油、微生物油脂、餐飲廢油,而這些油脂原料來源有限,成本昂貴,大規模推廣應用并非易事。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隨著現在全球能源危機的越來越嚴峻,航空生物燃油作為替代性燃料,越來越受到航空業以及環保行業的重視。據介紹,目前國際航行船舶燃料加注市場中主流新能源燃料主要有生物燃料油、LNG、綠色甲醇、氨燃料、氫能等。其中,生物燃料油是由76%傳統的低硫燃料油和24%生物柴油混兌而成,是經過國際認證的,符合歐盟及國際海事組織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標準的燃料。
生物航空燃油,是利用地溝油等提煉的生物燃油,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可降低所使用燃油的總體碳強度。
轉化特點:已成功轉化為生物航煤的原料有廢棄動植物油脂(地溝油)、農林廢棄物、油藻等。“變身”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將原本濃稠、粘膩的油脂粘度、沸點等降低,再生為生物燃油。
更加環保:生物航煤屬于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餐飲廢油、動植物油脂、農林廢棄物等。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減排50%以上。
第一章 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概況
第一節 航空生物燃油的相關介紹
一、航空生物燃油的概念
生物航空燃油,是利用地溝油等提煉的生物燃油,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可降低所使用燃油的總體碳強度。
轉化特點:已成功轉化為生物航煤的原料有廢棄動植物油脂(地溝油)、農林廢棄物、油藻等。“變身”過程中,科研人員需要將原本濃稠、粘膩的油脂粘度、沸點等降低,再生為生物燃油。
二、航空生物燃油的特點
更加環保:生物航煤屬于可持續航空燃料,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餐飲廢油、動植物油脂、農林廢棄物等。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減排50%以上。
三、航空生物燃油的作用
飛機能喝“地溝油”是航空業減排的現實需要。民航領域極高的投資成本、較長的研發應用周期以及超高的安全性要求,使其成為最難實現近零排放的領域。航空運輸業碳排放主要來自飛機航空燃油燃燒,與電力、汽車等行業相比,航空業綠色轉型的步伐明顯偏慢,使用傳統航空燃料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逐年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航空運輸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全球排放總量的2%。氣候行動追蹤組織將航空業碳中和發展目標進展評為“嚴重不足”。如果不加控制,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25%的碳排放來自航空業。
隨著實現“雙碳”目標日期日益臨近,航空燃料的綠色轉型越發緊迫。目前,全球廣泛研究且可行性較高的能源替代方案有電動化、氫能化、可持續航空燃料三種。民航飛機的特點和現階段的技術水平決定了電能、氫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規模替代,并對碳減排提供有效幫助。航空業在低碳能源上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從技術及已有商業應用角度看,中短期內可持續航空燃料將成為航空業碳減排的主要驅動力。
第二節 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資源及開發利用情況分析
一、中國航空生物燃油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生物航煤是可持續航空燃料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原料主要包括餐飲廢油、動植物油脂、農林廢棄物等。其成分與傳統航煤較為接近,雖然燃燒也會產生碳排放,但由于其原材料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除精煉環節的能耗外,不會額外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而起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據測算,在保證飛行動力的前提下,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減排幅度比傳統航油少80%,且航空公司幾乎不需要對飛機進行改裝便可直接使用。因此,多數國家將其看作航空業減排突破的關鍵。
二、中國航空生物燃油的開發狀況分析
我國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民航運輸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能源消費和排放將剛性增長,實現民航綠色轉型、全面脫碳時間緊、難度大、任務重。2023年年初,民航局印發《“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這部民航歷史上首個以“綠色發展”命名的《規劃》明確提出,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商業應用取得突破,相比我國超3000萬噸的航油年消耗量而言,這個數字不大,但要完成這個“小目標”卻并不容易。目前,國外生物航煤的發展重點已從原材料生產、加工工藝研究轉向了商業化應用,開展了大量試飛和應用推廣工作,不僅商業飛行次數達到10萬量級,多個機場已實現生物航煤常規加注。我國雖然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生物航煤首次試飛,但至今尚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生物航煤產業,商業應用處于停滯狀態。
究其原因,一是生產成本高昂。不同生產技術對應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成本是傳統航空燃油的2倍至3倍。現階段,由于缺乏強力政策扶持,航空公司燃油替代成本壓力較大。二是原料供應缺乏保障。考慮到我國具體國情,現階段發展生物燃料仍需以“不與民爭糧、不與糧爭地”為發展原則,現有技術水平下發展生物航煤更多以非食用油料為原料,大規模上產面臨資源限制問題。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產生的廢棄油脂折合約290萬噸標準油,數量較為有限。同時,廢棄油脂比較分散,不僅收集難,質量與定價監管也不容易。
“雙碳”目標下,生物航煤應用已是大勢所趨,必須從國家戰略高度以更超前的眼光加快產業發展。一方面,要在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臺可持續航空燃料中長期發展規劃,建立生物航煤優先利用機制,出臺終端補貼政策。推動生物航煤商業化生產,規范原料種植收集、燃料儲運機制,并建立生物航煤示范運營航線。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鼓勵和引導,加大技術研發攻關和資金支持,盡快突破以纖維素等為原料的新一代生物航煤生產技術,以破解原料制約難題。
三、中國航空生物燃油的應用狀況分析
近年來,油氣巨頭紛紛發力以生物柴油、沼氣等為代表的生物燃料,并將其作為公司能源轉型的關鍵增長引擎之一。此外,各大公司對生物燃料新技術的研發也在加強。
據測算,生物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是化石燃料的一半,在現代交通等多個領域是行之有效的減碳路徑之一,可以用作化石能源的重要補充,對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大氣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在全球糧食短缺和通貨膨脹加劇之際,對于生物燃料的原料來源——自然作物的需求引起了爭議。有人表示,如果減少使用植物性燃料,世界上更多的作物將可用于糧食,但也有人認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增加糧食產量來解決。食物和燃料之間不是二選一的選擇題,因為目前的再生農業新技術意味著產量可以增加到足以滿足這兩個行業的需求。
所以,基于對糧食安全與環保因素的考慮,歐盟正在積極推動其作物原料向廢棄食用油等非糧原料的轉型,以應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只有加快生物燃料原料和加工技術創新,才能解決生存和氣候危機的雙重問題。
而放眼國內,目前對于廢棄食用油的新能源燃料研究也上了一個新臺階。“民以食為天”,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國內對于食用油的需求要高于國外,所以暫不用擔心餐飲廢油會面臨短缺的問題。
用餐飲廢油提煉出高純度高清潔的廚用燃料和工業燃料的科技成果也有許多,經過各項檢驗得以面市的產品卻很少,因為燃料安全問題仍然是人們最為看重和關心的。況且要使新能源生物油達到高效燃燒卻又低耗能低排放無污染的標準,確實是難倒了一片入行生物油燃料的商家。還有定價問題,價格太高產品很難普及和推廣,價格太低又賣不出來,很多廉價生物油類都是添加了危化品的醇基燃料,使用風險大,安全系數低,大家一定要會分辨。
但如果生物燃料在國內普及開來,它的發展機遇和前景還是很大的。使用場景廣泛,例如普通的餐飲飯店、各種食堂、洗浴行業以及工業加工等。
隨著實現“雙碳”目標日期日益臨近,航空燃料的綠色轉型越發緊迫。目前,全球廣泛研究且可行性較高的能源替代方案有電動化、氫能化、可持續航空燃料三種。民航飛機的特點和現階段的技術水平決定了電能、氫能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規模替代,并對碳減排提供有效幫助。航空業在低碳能源上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從技術及已有商業應用角度看,中短期內可持續航空燃料將成為航空業碳減排的主要驅動力。
生物航煤是可持續航空燃料中應用較廣的一種,原料主要包括餐飲廢油、動植物油脂、農林廢棄物等。其成分與傳統航煤較為接近,雖然燃燒也會產生碳排放,但由于其原材料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除精煉環節的能耗外,不會額外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而起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據測算,在保證飛行動力的前提下,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減排幅度比傳統航油少80%,且航空公司幾乎不需要對飛機進行改裝便可直接使用。因此,多數國家將其看作航空業減排突破的關鍵。
近幾年中國生物柴油出口實現了倍數級增長速度。根據海關數據,出口編碼38260000(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物)2018年~2022年五年的出口量分別為31.4萬噸、66.2萬噸、91.1萬噸、129.4萬噸、179.48萬噸。2022年出口規模同比2021年增長了50.08萬噸、增長率為38.7%,是2018年規模的近6倍。中國的生物柴油相比于傳統的石化柴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在83%以上,在歐洲大多數國家可以被認定為雙倍碳減排。
航空生物燃油行業報告由中研普華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行業投資價值。
欲了解更多關于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航空生物燃油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在形式上,航空生物燃油報告以豐富的數據和圖表為主,突出文章的可讀性和可視性。報告附加了與行業相關的數據、航空生物燃油政策法規目錄、主要企業信息及航空生物燃油行業的大事記等,為投資者和業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動的航空生物燃油行業全景圖。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航空生物燃油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生物航空燃油,是利用地溝油等提煉的生物燃油,飛行過程中動力很足,與使用傳統航空燃料沒有區別,可降低所使用燃油的總體碳強度。轉化特點:已成功轉化為生物航煤的原料有廢棄動植物油脂(地溝...
查看詳情
衛星遙感行業發展空間分析 衛星遙感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隨著技術的發展,衛星遙感行業的應用領域也將得到不斷擴大...
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分析衛星導航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行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
旅游線上服務已滲透旅游活動的方方面面,如線上報名旅游團、景區預約購票、簽訂旅游電子合同等,都提升了旅游的豐富性...
近年來我國汽車出口不斷增長,對于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汽車產品正具備越來...
PCB龍頭企業芯碁微裝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披露,PCB行業今年一二季度行業整體需求較疲軟,部分客戶不滿產。三季度...
近年來,隨著信息、知識大爆炸和傳播技術的廣泛應用,智庫一詞開始活躍在公眾視野,并在搜集信息、整合數據、集成知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