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機載WiFi 增值服務轉型無從談起
時至今日,倘若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也存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由下而上一定是這樣:氧氣,水,食物,Wi-Fi。非常遺憾,在國內航班,對多數旅客而言獲取Wi-Fi還并非易事。由于空中Wi-Fi數據傳輸成本高于地面,其并未成為商業航線標配——稍顯諷刺,當你登上飛機,就來到了現代社會唯一與世隔絕的網絡信息孤獨。
相比于國外機載Wi-Fi的領先起跑,國內航空Wi-Fi業務尚處于初始階段。有好消息稱,在業內人士的期許中,2017年或許將成為中國機載Wi-Fi元年。中國民航局飛標司運輸處處長朱濤去年8月“目前正推進在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的法律修訂工作,有望在2017年初完成”的官方表態,意味著手機可能最快會在今年被允許在飛機上使用——倘若這種樂觀解讀成真,機載Wi-Fi這片如今還是藍海的新大陸勢必裹挾更多資源。
就在最近,這一即將來臨的風口出現重量級玩家。中國聯通旗下全資子公司寬帶在線和航美在線、海特凱融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聯通航美網絡有限公司,為中國聯通提供天地一體互聯網接入產品集成和技術服務。信號已非常明顯。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配有機載Wi-Fi設備的民航飛機將達到11000余架次,其中19%的飛機屬于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相比2015年增長近17倍,其中以幅員遼闊且民航發達的中國為主要增長地區。考慮到上述合資公司的體量,當趨勢來臨,看起來也正在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次升級再造的機會。要知道,航空業長期被視作最“頑固”的傳統行業之一。而早有人指出:當互聯網之風刮至民航市場,核心競爭力將從技術轉向商業模式——或者說,從產品(座位)轉向用戶關系。
而機載Wi-Fi,將有極大可能成為民航拓展盈利點的催化劑。
不要再將流量“揮霍”掉
如你所見,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的陰云,正波及至被譽為“工業之花”的飛機制造業身上了。結果自然是,同質化嚴重,運力過剩,價格競爭,品牌溢價低,獲客能力平均,這讓傳統航空行業看起來顯得有些守舊。
業內公認且最符合邏輯的盈利轉型,無疑是將客艙接入網絡,通過增值服務獲益,將空中旅程視作一個入口。畢竟從場景看,將高質用戶在封閉空間和固定時間聚集一地,是幾乎所有商家心向往之的場景。但航空公司卻將握有的固定流量“揮霍”掉,并未將流量變現。可以肯定的是,倘若延長與旅客的交互時間,將為航空公司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機載Wi-Fi正是這一切的起點。
從用戶需求一端,就像兩棲動物無法脫離某一環境太久,人類也愈加無法適應沒有互聯網的日子。空中網絡硬件提供商霍尼韋爾曾對1045名至少用過一次機上Wi-Fi的美國成年人做了調查,66%乘客表示在選擇航班時會考慮其是否提供無線網絡,22%乘客曾為乘坐有無線網絡的航班而花了更多的錢,17%乘客從原來的“首選”航空公司轉投可上網航班更多的公司;為了在飛行中享受高速穩定的無線網絡,50%受訪者愿意放棄旅途中其它便利,45%的受訪者寧愿過兩次安檢,29%的受訪者甚至愿意改簽機票。機載Wi-Fi無疑是航空公司改善客艙服務質量,提升乘客體驗的有效載體。
據聯通航美官方描述,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開發機載Wi-Fi運營所需要的航空客艙互聯網接入統一平臺,助力航空公司完成需求研發及機上網絡門戶運維,制定機上網絡門戶準入標準,設計及開發機上網絡門戶的應用軟件和旅客展示頁面。未來航空旅客將逐步享受到與地面互聯網體驗一致的網絡服務,以此提升客艙服務體驗。可以想見,如若聯通航美能順利開展技術研發工作,那將極大解決航空公司流量變現問題,更可以有效幫助航空公司提升客艙服務水平,改善乘客出行體驗。而眾所周知,機載通信領域有著一條固定的產業鏈,要實現以上目標,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實現資源整合,才是重中之重。多年深耕的中國聯通在產業鏈上游積累了諸多優勢,或許中國聯通在航空Wi-Fi領域扮演的角色并不被人熟知,但業內皆知:中國聯通擁有工信部頒發的機載Wi-Fi商用運營資質,且已與國航合作提供機載Wi-Fi業務長達1年多的時間,為航空旅客提供了良好的空中上網服務。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城市應急聯動系統行業研究報告中的城市應急聯動系統行業
高性能纖維的研究和生產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隨著行業的
全球經濟前景改善,導致2015年全球2-甲基-3-甲氧基苯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