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今年風口已經轉向了新零售,大家都在講新零售,沒人講共享了。”昨日,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出席第六屆東沙湖杯“千人計劃”創業大賽時說。在他看來,新零售已經取代共享經濟成為當前的風口,而未來十年的創業機會,則是人工智能。
ofo和摩拜否認合并傳聞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ofo和摩拜投資人正通過談判推動二者合并,以結束燒錢的競爭。據稱,合并后的公司估值可能會超過40億美元。但這一消息很快被兩家公司否認。摩拜稱,“摩拜在騎行、產品和運營效率方面遙遙領先,不考慮合并。”而ofo則表示“不予置評”。ofo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在出席活動后接受記者采訪時,對該傳聞的回應是“謠言”。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2017年以來,ofo和摩拜的融資額已經超過17億美元,最新一輪融資額分別達到7億美元和6億美元,ofo最新一輪融資由阿里巴巴等領投,摩拜最新一輪融資則由騰訊領投。截至目前,阿里、騰訊沒有表態支持“合并”的行為。
曾認為ofo和摩拜因為“差異太大”不可能合并的朱嘯虎,9月底在一場公開演講中改口,直言“摩拜和ofo唯有合并才能盈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朱嘯虎表示,現在市場上的資金太多,當行業發展到只有前兩名的時候,想要靠融資壓死對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兩家未來都可能能拿到錢,到時候市場肯定要追求效率,因此還要看一段時間。”
朱嘯虎指出,今時今日,創業洗牌速度已經大大提升,一般兩年就開始洗牌。“現在小的共享單車倒閉、押金難退回事件的發生,反而會加劇用戶向頭部集中。因為用戶會擔心小的公司倒閉,因而會加速拿出押金的過程,擠壓小公司的生存壓力。”
在投資人看來,盡管共享單車賽道正在發生變化,監管也在趨嚴,行業進入下半場——洗牌階段已是不可逆轉,但是共享單車行業的社會價值存在,能夠解決出行效率的問題,因此共享單車未來一定會繼續存在。“之前是攻城略地的階段,單車企業打價格戰、粗放投放車輛,對盈利模式肯定會造成傷害。合并也許是一種邏輯,只有一家單車企業的時候,定價、投放和布局也會趨于理性。僅僅依靠騎車使用費,共享單車企業其實一年就可以回本,這個盈利模式本質上是很清晰的。”小村資本合伙人鄭贊表說。
他認為,從經濟規律上判斷,合并是共享單車行業內頭兩名玩家的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共享單車這個行業也有規模效應,合并的話,在投放成本、維護成本都可以得到降低,也有助于城市管理,符合經濟規律和資本的需求。”
新零售接手共享經濟成新風口
共享單車可謂共享經濟系列最成功的典范,但其光環也正在慢慢褪去。在朱嘯虎看來,共享行業本身非常大,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衣食住行,到現在這些需求的共享已經基本被做完了。而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的其他需求,市場空間并不大。“比如共享按摩椅、共享衛生紙等,本身市場空間沒有那么大,想象空間也沒那么大,所以投資人對這類項目可能都不是很有興趣。”
市場從來不缺乏風口,朱嘯虎指出,現在風口已經轉向了,沒人講共享,而是都在講新零售。
“新零售最主要的趨勢是90后消費群體的興起,他們對價格沒那么敏感,對便利性更加敏感。我覺得,未來的新零售,都是以碎片化、便利性和智能化為趨勢,不會那么講究性價比。”朱嘯虎說。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數十家“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創業企業紛紛涌現,參與投資的機構數量也超過50家,包括IDG、真格基金、創新工場等知名投資機構。據統計,今年以來,無人自助設備領域已披露的融資項目超過25個,累計金額超3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新零售下的無人自助設備之所以能得到資本關注,是因為其顛覆了原有的“人-貨-場”的交易關系鏈,讓零售的渠道能覆蓋到離消費者最近的細分場景,更進一步拿到精準的消費大數據。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韓彥曾表示,新零售無疑是鮮有的下一個千億級別的平臺性大機會,對團隊的要求是極其高的,扎實的供應鏈、系統、數據能力才是核心。新零售行業從年初開始發酵,從無人售貨柜到辦公室架子,從無人便利店到便利店即時消費圈,各路玩家已經在不同格局上拉開差距。
不過,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反對無人便利店的邏輯在于,人不是成本,而應該是投資。“做無人便利店,還不如搞自動販賣機。零售店里的人,不應該只是收銀員或者理貨員,而應該是營業員,幫助便利店獲客。如果只是收銀員或者理貨員的話,那確實應該取消人這個成本。”
在衛哲看來,新零售未來的流量入口在于社區,因此他看好新零售的模式有三個特征。第一,實體小店與虛擬大店結合,實體店面要小,起到獲客作用。第二,品類要準,選擇電商打不死的的非標準類、非超市類的產品行業。第三,選好入口,這當中,社區便利、社區生鮮和社區藥房的機會很多。“新零售必須是前后打通的,不僅要解決后端供應鏈的問題,還要解決前端的服務問題。社區是最靠近消費者的,而且是電商成本最高的部分。”
未來十年看人工智能
而與新零售相比,衛哲指出,人工智能已經超出了“風口”的概念,成為了“門口”。朱嘯虎也認為,人工智能是今年非常明顯的趨勢,而且未來十年也是非常大的趨勢。
業內指出,近年來,人工智能在技術升級和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大數據、云計算以及智能芯片應用快速發展;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取得一定突破;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來臨。
從全球市場來看,亞馬遜、Intel、蘋果、Facebook等科技巨頭公司相繼實現了AI技術的革新性應用。而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國內人工智能市場也正跟隨全球的步伐迅速崛起。目前,人工智能領域已成為中國股權投資機構最受關注的領域之一。根據清科集團私募通數據,2010年至2017年5月,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共發生2218起投資事件,涉及投資金額達668.42億元。
“從目前來看,人工智能項目主要還是面向企業用戶。但在Google Pixel 2手機和iPhone X發布后,(人工智能)面向消費者的服務也會興起。”朱嘯虎說,當下是“AI First”的時代,任何創業企業如果沒有人工智能的因素在里面,很難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和核心優勢,而未來十年的創業機會,屬于人工智能手機。“我相信兩年以后,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風靡的應用也會出現,但是具體是什么,我們還不知道,但是這個趨勢是可以看到的。”
但這個現象也導致了一些問題,有投資人直言,現在市面上有99%的項目是偽人工智能,本質上只是帶了點算法和機器能力而已。此外,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在全球都處于高度緊缺的狀態,因此如果有真正高精尖的該領域人才項目出現,就應該毫不猶豫投入。
“人工智能既要技術也離不開大數據,做一個比喻,人工智能技術是一把刀,數據就是磨刀石。對于初創企業來說,他們缺乏大量且及時更新的數據,能否獲得成功,主要就是看誰的磨刀石更好。”衛哲建議人工智能的創業者,在選擇切入口時,要看到BAT等大公司已經在哪些領域具備大量且不斷更新的數據。“他們有的數據,你如果已經做了,就盡快去賣給他們,做他們數據的補充。如果還沒做,就不要進入這個領域,因為你做不過他們。你應該發力在他們沒有數據的領域,在這些領域,大小公司都是平等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背靠三全食品的供應鏈優勢,「三全鮮食FUNBOX」正在轉型之中,搭建以鮮食為運營核心的無人零售平臺。能否激起別樣水花...
對于上市公司來講,董監高變動是一件平常事情。11日,上市公司永輝超市發布公告,宣布公司有四位董事離職。記者發現,...
2016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總規模達3,377億元,其中化學藥總銷售規模為1207億元,占35.74%,是零售藥店細分品類中最大規...
2016年藥店藥品品類銷售中,化學藥占藥品份額49.3%,中成藥占比47.2%,生物制品只占3.5%。那么份額排名二的中成藥?...
零售百貨行業昨日也表現比較活躍!新華都強勢、國芳集團漲停!幾家歡樂幾家愁呀!杭州解百、東百集團等出現超大單拉升!從...
男人們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女人,為何在淘寶買買買,去商場還是繼續買買買。逛街的樂趣是線上剁手體驗不到的,而網購的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