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白熱化之下,行業已從價格戰走向資本戰,各公司都通過資本運作來進一步提高物流能力和夯實市場份額。在極兔收購百世之前,京東增持了達達集團,順豐收購了嘉里物流,圓通收購了先達國際,今年9月,京東對德邦的收購案也正式完成。
12月19日,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沖久先后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和黨組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就切實做好當前及春節期間的郵政快遞服務暢通工作,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對民生物資和醫療物資的寄遞需求進行部署。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進榮也先后主持召開省級郵政管理部門和15家品牌郵政快遞企業保通保暢工作專題調度會議,就落實專題會議的部署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安排。同一天,國家郵政局還印發了《關于切實暢通郵政快遞服務保障民生物資醫療物資寄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會議指出,郵政快遞業是保障民生物資和醫療物資運輸運遞的關鍵一環,對恢復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供應,有效保障社會需求,將藥品等防疫物資的投遞作為當前要事來抓,特別是做好農村地區醫療和民生物資的投遞,滿足節假日期間旺盛的寄遞需求。要保暢通,承擔起行業的社會責任,干線運輸不能停、末端網點不能關,保障郵政快遞網絡服務暢通。要保穩定,積極發揮企業總部作用,以隊伍穩定、確保運力作為工作重心,加強激勵措施、完善應急方案、增加調派力量,確保行業穩定運行。要保安全,結合歲末年初行業安全工作特點,突出加強消防用電、車輛交通、庫房建筑、機械操作等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根據《2022-2027年中國快遞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顯示
12月15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對于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推動構建現代物流體系,推進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降本,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支撐。
隨著線上購物的日趨發達,巨大的快件運輸量使快遞公司業務水平等各方面都面臨著挑戰。《報告》指出,問卷和輿情顯示,物流信息不及時、不準確成為首要問題。53.79%的消費者遇到過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40.26%的消費者認為物流運輸速度慢,與預計時間相差較大。大部分消費者反映部分快遞網點出現快遞延誤、長時間不派送等現象。
此外,《報告》還指出,快件丟失、損壞時常發生是消費者在快遞使用中遇到的第二大問題。在問卷數據中,遇到物品丟失、損壞問題的消費者占48.05%。在輿情中,消費者反映最多的也是快遞丟件、破損、賠付的相關問題,以及處理時存在賠償金額不合理,理賠時效慢、手續繁瑣等情況。網友還吐槽部分網點快遞員私自簽收、隨意退件、快遞員或客服態度差,甚至存在辱罵顧客的情況,快遞單上存在虛假廣告信息引人誤解。
2022年1-8月,全國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764.4億元,同比增長3.9%。廣東地區排名第一,業務收入達198.33億元,同比增長2.3%,新疆業務收入為1.31億元,同比增長19.5%。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郵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暢通經濟社會循環,行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邁上了郵政強國建設的新征程。
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80.5億件,同比增長32.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414.7億元,同比增長19.6%。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27.6億件,同比增長15.7%;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同比增長35.7%;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9.3億件,同比增長17.4%。
根據數據顯示,10年來,郵政業業務收入從1980.9億元增長至12642.3億元,年均增幅達22.9%,占全國GDP的比重從0.37%提升至1.11%。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至1083億件,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為讓更多農村地區消費者體驗到和城市一樣的物流服務,近年來,在國家郵政局的指導下,農村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截至目前,我國主要快遞品牌已在98%的鄉鎮實現了網點覆蓋,并從“下鄉”向“進村”快速邁進。
2022上半年,五大快遞上市公司順豐控股、中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94.77億元,同比增長38.8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33億元,同比大增119.00%。
數據顯示,2022年1-8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03.0億件,同比增長4.4%。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河南、福建、安徽、湖北、四川排名前十,廣東與浙江地區快遞業務量均超百億件,分別為:198.33億件、142.04億件,同比增長率:8%、0.7%,分別占全國快遞業務量的:28.21%、20.21。
去年進入國內并以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份額的極兔速遞似乎也跟隨漲價,甚至有商戶反映,在去年“雙十二”的物流大考中,極兔的單票價格漲幅高于同行。極兔速遞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確實調整了快遞價格,但每個區域的價格調整幅度不同。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國快遞行業單票收入9.37元,同比增長0.3%,且單價連續5個月維持同比正增長。
根據國內頭部快遞公司“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公布的半年數據,各家的單票收入都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就連單票價格一直高于同行的順豐也錄得了小幅上漲。多個跡象表明,國內快遞業的“價格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
另外,隨著快遞便捷度的提高,消費者寄送物品的種類也更多樣,79.44%的消費者表示,會選用快遞寄送貴重物品或重要文件。為保障物品安全無損地送達,不少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快遞公司推出的保價服務。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更傾向于為價值較高、易損壞的物品進行保價,其中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居于首位,占60.97%。問卷數據顯示,半數以上的受訪者有過保價經歷,但只有10.01%的消費者表示快遞員曾告知或提醒查看服務內容,70.13%的消費者表示快遞員僅確認是否需要保價和告知收取費用,還有19.86%的消費者表示和快遞員沒有交流,只在下單時自行選擇。
此外,即便在未保價的情況下,62.49%的消費者也無法接受快遞公司提出的如7倍運費為上限的限額賠償。8月8日,消費余先生將物品從四川快遞至南京,保價金額6萬元。8月16日,收到快遞后,在快遞人員在場的情況下,余先生發現物品出現破損,并第一時間聯系客服定損。經鑒定,物品損壞嚴重,維修意義不大。后快遞公司客服多次電話告知,賠款金額從300元逐步上升為2萬元,但依然無法達到貨物價值甚至是保價價值。
在競爭白熱化之下,行業已從價格戰走向資本戰,各公司都通過資本運作來進一步提高物流能力和夯實市場份額。在極兔收購百世之前,京東增持了達達集團,順豐收購了嘉里物流,圓通收購了先達國際,今年9月,京東對德邦的收購案也正式完成。
中國快遞行業發展趨向分析
今年5月,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21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083億件,首次突破千億件,日均快件處理量近3億件。
中國快遞行業目前處于國內快遞行業和國際快遞巨頭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相對國際快遞巨頭,中國民營快遞公司處于比較弱勢,中國國內快遞企業多爭奪于底端市場。
有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夠在物流協會中設立一個快遞行業分會,在分會中建立調解機制,將消費糾紛調解關口前移,同時借助公開評價體系,鼓勵快遞企業依靠誠信服務做大市場。此次市區重點快遞企業就聯合發布了自律公約,承諾為消費者提供誠信服務,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快遞業糾紛多,這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和管理滯后。比如“按運費的3至5倍賠償,最高不超過500元”的標準,就是快遞企業單方面規定的,消費者不認同。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風險意識也不強,比如所寄物品無法提供價值證明,并且不愿辦理保價手續,一旦損壞則單方面提出很高的索賠要求。
伴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疊加傳統旺季漸近,行業有望迎來較快復蘇。順豐控股表示,12月以來,隨著國家防疫政策調整和公司網點運營恢復,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速較快。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亦顯示,11月27日以來,全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連續穩步上漲。
海通國際研報指出,以電商件為主的通達系快遞,中短期受益于行業價格戰放緩,但長期出清仍然需要較長時間;長期來看,規模效應、自動化設備投入將促進快遞公司降本增效,行業也將逐步由價格驅動轉向價值驅動,快遞板塊整體仍具備成長空間。
經歷了快速擴張、價格戰等發展階段,一些快遞企業已經意識到提升服務質量是擺脫同質化競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快遞市場正在逐步回歸理性價值競爭,從拼價格轉向比服務。
全系統全行業要急社會之所急、急國家之所急,敢于挺身而出、擔當作為,努力轉變作風、下沉一線,務必堅定信心、共克時艱。郵政管理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協調解決具體問題,郵政快遞企業要提前做好預案、加強指揮調度和管理能力,全網一盤棋。要以硬的工作作風、實的工作舉措,破解基層一線的痛點和難點問題,保障郵政快遞網絡的有效運轉,服務好疫情防控、暢通經濟循環、保障民生需求大局,不負人民群眾的期待、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社會各界的關注。
不難看出,從關注業務量到關注服務質量,是快遞物流行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表現之一。“不上門就賠錢”還表明這一市場正在逐步回歸理性價值競爭,從拼價格轉向比服務。
想要了解更多快遞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2-2027年中國快遞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快遞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快遞業,是指承運方通過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運用專用工具、設備和應用軟件系統,對國內、國際及港澳臺地區的快件攬收、分揀、封發、轉運、投送、信息錄入、查詢、市場開發、疑難快件進...
查看詳情
早在2020年年初,國內疫情發生初期,N95口罩就因為供不應求價格暴漲,后續隨著國內口罩產能的提升,口罩供應恢復正常1...
消防報警設備行業前景如何?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新的標準中,將火災定義為在時間或空2...
白油,別名石蠟油、白色油、礦物油。化學結構是由石油所得精煉液態烴的混合物,主要為飽和的環烷烴與鏈烷烴混合物,原2...
新的消費需求與新的商業模式,正在產生混響。一系列科技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正在加速。越來越具備科技感的生活注定到來。...
洗臉巾這種看起來像抽紙,用起來像布的一次性用品,其實是屬于棉柔巾里的一個類目。洗臉巾是近年興起的用于面部清潔護...
12月16日,以“全球視角下的智能汽車發展之路”為主題的“2022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在合肥開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