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市場需求方興未艾,民營連鎖各有千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青少年近視發病率的 提升,我國眼科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2019 年末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 規模達到 1,037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達到 2,521 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 17.4%。根據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
欲了解更多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現狀調查研究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
(一)、眼科:民營醫療資本化浪潮,形成“一超多強”格局。
?
眼科市場需求方興未艾,民營連鎖各有千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青少年近視發病率的 提升,我國眼科市場需求不斷增長, 2019 年末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 規模達到 1,037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達到 2,521 億元,年復合增速達到 17.4%。根據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民營眼科專科醫院數量從 2015 年的 397 家增加至 2021 年的 1,203 家,占所 有眼科專科醫院的比例從 87.3%提升至 95.1%。從競爭格局來看,頭部連鎖已經通過資本化 實現上市,基本形成“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龍頭企業各有千秋,行業整體向好發展。
?
1、愛爾眼科
?
愛爾眼科成立于 2003 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眼科醫療連鎖機構。2003 年公司開始在長沙、 成都、武漢等地開辦眼科醫院,2009 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15 年開啟全球化戰略。根據 公司官網,截至 2023 年 6 月,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開設眼科醫院及中心 816 家(包括體外并 購基金),覆蓋國內 31 個省市自治區,同時布局中國香港、東南亞、歐洲和美國地區。2018- 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80.09 億元增長到 161.10 億元,CAGR 為 19.1%;歸母凈利潤從 10.09 億元增長到 25.24 億元,CAGR 為 25.8%。2023Q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50.21 億元, 歸母凈利潤 7.81 億元。
?
2、華廈眼科
?
華廈眼科成立于 2004 年,是一家專注于眼科醫療服務的大型醫療連鎖集團。公司起初主要 經營廈門眼科中心醫院,2010 年開始向全國擴張,2022 年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根據 公司年報,截至 2022 年 12 月,公司旗下擁有 62 家眼科專科醫院和 33 家視光中心,覆蓋 全國 21 個省 60 個城市,包括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華北等廣大地區。2018-2022 年, 公司營業收入從 21.46 億元增長到 32.33 億元,CAGR 為 10.8%;歸母凈利潤從 1.64 億元 增長到 5.12 億元,CAGR 為 32.9%。2023Q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9.31 億元,歸母凈利潤 1.50 億元。
?
3、普瑞眼科
?
普瑞眼科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提供眼科醫療服務的專科連鎖醫療機構。公司從甘肅省蘭州市起家,2010 年上海分院開業,開始進軍一線城市,2019 年開啟“一城多院”布局,2022 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根據公司官網,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成功投資經營了 26 家眼科醫院、3 家眼科門診部,覆蓋北京、天津、上海、重慶、西安、哈爾濱、烏魯木齊等 21 個 城市。2018-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10.16 億元增長到 17.26 億元,CAGR 為 14.2%;歸 母凈利潤從 0.31 億元降至 0.21 億元,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和新醫院擴張拖累。2023Q1 公司 實現營業收入 6.50 億元,歸母凈利潤 1.62 億元,業績實現大幅反彈。
?
4、何氏眼科
?
何式眼科成立于 1995 年,是一家深耕眼科專科診療和視光服務的集團型連鎖醫療機構。公 司從遼寧省起家,省內擁有沈陽、大連及葫蘆島三家中心醫院,2015 年開始通過新設和并購 的方式探索省外業務,2022 年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根據公司年報,截至 2022 年 12 月,公司旗下擁有 3 家大型眼科醫療機構、35 家中型眼科醫療機構、64 家初級眼保健服務 機構,深耕遼寧省內市場,省外布局北京、上海、深圳、重慶等城市。2018-2022 年,公司 營業收入從 6.14 億元增長到 9.55 億元,CAGR 為 11.7%;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疫情后實 現觸底反彈,2023Q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07 億元,歸母凈利潤 0.57 億元。
?
5、朝聚眼科
?
朝聚眼科成立于 1988 年,是一家華北地區領先、全國知名的眼科醫療服務集團。公司從內 蒙古起家,2010 年開始將業務拓展至浙江,2021 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2022 年收購華北地 區 4 家醫院,省外擴張更進一步。根據公司年報,截至 2022 年 12 月,公司旗下擁有 24 家 眼科醫院,26 家視光中心,覆蓋內蒙古、浙江、江蘇、河北等省份。2018-2022 年,公司營 業收入從 6.33 億元增長到 9.90 億元,CAGR 為 11.8%;歸母凈利潤從 0.39 億元增長至 1.88 億元,CAGR 為 48.4%。
?
(二)、口腔:民營醫療占比高,資本化標的稀缺
?
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民營醫療占比高。從需求端來看,受益于診療需求和消費 者支付能力的提升,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15-2020 年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從 757 億元增長至 1,199 億元,CAGR 為 9.6%,其中 2020 年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到 831 億元,占比達到 69.3%。從競爭格局來看,民營口腔 醫療的行業集中度低,頭部品牌包括通策醫療、瑞爾集團、拜博口腔、美維口腔、牙博士等, 已經實現連鎖化擴張,但是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上市的標的非常稀缺。
?
1、通策醫療
?
通策醫療是國內領先的民營口腔醫療集團,2006 年通過收購杭州口腔醫院進軍口腔醫療市 場,業務范圍覆蓋種植、正畸、兒科、修復、綜合等細分領域,打造綜合口腔診療平臺。公 司通過“總院+分院”的成長模式實現快速擴張,在省內啟動“蒲公英計劃”,根據公司年報, 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旗下擁有 73 家口腔醫療機構,開設 2,700 張牙椅,擁有 1,760 名口腔 醫生。公司深耕浙江省內市場多年,同時通過體外基金積極開拓省外市場,在武漢、西安、 成都等城市建立“存濟”口腔醫院。2018-2022 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從 15.46 億元增長至 27.19 億元,CAGR 為 15.2%,歸母凈利潤從 3.32 億元增至 5.30 億元,CAGR 為 12.4%。2023Q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6.75 億元,歸母凈利潤 1.69 億元。
?
2、瑞爾集團
?
瑞爾集團成立于 1999 年,是國內領先的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口腔護 理一站式服務。公司旗下擁有“瑞爾齒科”和“瑞泰口腔”兩個品牌,其中,瑞爾齒科定位 高端市場,瑞泰口腔定位二三線市場。根據公司年報,截至 2023 年 3 月,公司在國內經營 123 家醫療機構,門店覆蓋全國范圍內的 15 個核心城市,擁有牙椅數量 1,442 張,擁有全 職醫生 914 人。2018-2021 財年公司營業收入從 10.80 億元增長至 16.24 億元,CAGR 為 14.5%,受疫情影響 2022 財年營業收入小幅下滑,同時凈虧損大幅收窄。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現狀調查研究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
本報告利用中研普華長期對民營醫療行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同時依據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
查看詳情
欲了解更多中國機器人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2...
欲了解更多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2...
欲了解更多中國民營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市場1...
受北向資金連續流出及市場情緒持續低迷影響,化工板塊隨市震蕩。9月以來,化工ETF(516020)標的指數細分化工指數區間...
馬鈴薯除了作為食物,還在醫學和生物研究中具有廣泛應用。馬鈴薯的塊莖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因此在工業上可用于制...
我國通用汽油發電機組產品主要面向海外市場,2020 至 2022 年總出口額分別為 15.50 億美元、20.77 億美元、21.0...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