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旅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呈現增長態勢。行業整體呈現出多元化競爭的特點,涉及旅行社、在線旅游平臺、景區管理方、航空公司、酒店等多個領域。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智慧旅游服務逐漸普及,景區通過人臉識別、電子票務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
旅游服務行業前景廣闊。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旅游消費需求將進一步擴大。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在消費升級與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旅游服務行業正經歷從“流量收割”到“價值深耕”的質變。2025年,行業不僅延續了疫情后的復蘇勢頭,更在政策紅利、需求分層與技術賦能的共振下,展現出結構性變革的深層邏輯。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在《2025-2030年中國旅游服務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五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中指出,旅游服務已從單一的經濟產業升級為“文化載體+民生工程+生態窗口”的多維價值體,其核心命題從“如何吸引游客”轉向“如何創造持久價值”。
一、市場發展現狀:復蘇與升級的雙重變奏
1.1 政策驅動:從“刺激消費”到“生態構建”
國家層面,文旅消費提振專項行動計劃、簽證便利化政策與基礎設施投資形成組合拳。地方層面,河北“旅游大巴周末高速免費”、河南景區門票降價等政策直接刺激消費,縣域旅游收入同比增長顯著。更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對行業生態的重構:文旅部推動的“智慧旅游示范區”建設帶動數字化基建資金投入,碳中和目標倒逼綠色旅游標準實施,A級景區全面實行碳排放核算,新能源旅游車輛占比提升。
1.2 消費分層:從“觀光打卡”到“深度沉浸”
旅游消費呈現“金字塔式”分層:
高端市場:定制游、康養旅游需求激增,高端康養度假村客單價突破,復購率提升。私密性、專屬化成為核心訴求,攜程數據顯示定制游訂單量同比增長,客單價突破。
大眾市場:性價比與品質并重,“經濟型酒店+景區聯票”套餐銷量增長,三四線城市成為新興客源地,帶動本地生活服務產業鏈升級。
銀發經濟:老年旅游成為新藍海,鐵路部門改造旅游專列,云南、海南等地推出“旅居養老”產品,平均客單價較常規團提升。
二、市場規模與趨勢分析:從萬億賽道到生態競爭
2.1 市場規模:結構性增長與區域分化
2025年,中國旅游服務市場規模預計突破,年復合增長率保持。行業增長呈現三大特征:
區域分化加劇:華東、華南地區占據市場份額,但中西部增速顯著,成渝經濟圈文旅融合示范區接待人次年均增長,5A級景區收入增速提升。
業態融合深化:旅游+康養、旅游+教育、旅游+體育等跨界模式爆發,研學旅游市場規模突破,同比增長。
縣域市場崛起:縣域旅游接待人次占比突破,甘肅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等“美食+旅游”模式帶動縣域旅游收入同比增長。
2.2 核心趨勢:從“服務交付”到“價值共創”
未來競爭將聚焦以下維度:
高端定制化:私密性、專屬化需求激增,攜程數據顯示定制游訂單量同比增長,客單價突破。頭部企業通過“目的地資源整合+專屬服務團隊”構建壁壘,如某旅行社推出的“南極探險+科研考察”系列,客單價突破。
主題沉浸化:文化、生態、康養等主題受追捧,紅色旅游線路、生態公園成為熱門選擇。河南“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復現歷史場景,游客停留時間延長;云南普洱茶旅游線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程可追溯。
智慧普惠化:AI客服、虛擬導游覆蓋全場景,飛豬平臺智能客服響應速度提升,用戶滿意度提升。智能服務從“高端專屬”走向“大眾普惠”,如某景區推出的“AI語音導覽+AR實景增強”套餐,價格僅為傳統人工講解的。
綠色可持續化:碳中和目標推動行業綠色轉型,低碳酒店認證數量激增,高鐵旅游線路碳排放較航空運輸低,市場份額提升。景區通過“生態修復+旅游開發”模式實現雙贏,如某沙漠景區通過植樹造林將綠化率提升,游客量同比增長。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5-2030年中國旅游服務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五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
三、未來市場展望:全球突圍與可持續競爭力
3.1 全球突圍:從“中國制造”到“中國體驗”
中國旅游服務行業正加速全球化布局:
入境游爆發:中國共接待外國游客同比增長,免簽“朋友圈”擴大,離境退稅體系升級。美國環球國際旅游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吸引力日益增強。
出境游升級:三四線城市出境需求上升,定制游、深度游占比提升。某旅行社推出的“北歐極光+地質科考”線路,客單價提升。
文化輸出:宋城演藝在東南亞復制“千古情”模式,首年營收突破;某企業通過“功夫+茶道”文化體驗項目在海外吸引學員。
3.2 可持續競爭力:從“經濟價值”到“社會價值”
未來競爭將聚焦可持續能力:
綠色低碳:推廣清潔能源技術、綠色出行方案,某景區通過光伏發電滿足用電需求,碳排放降低。
社會責任:通過“旅游+公益”模式推動社區發展,某企業通過“民宿+非遺傳承”項目帶動村民增收。
中國旅游服務行業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其核心價值從經濟產業升維至文明互鑒。當下機遇與挑戰并存:技術紅利釋放了創新潛能,消費分層催生了多元需求,政策紅利構建了生態體系;然而,同質化競爭的復雜性、供需矛盾的尖銳性、以及人才短缺的長期性,仍需行業持續攻堅。
想了解更多旅游服務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旅游服務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五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