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施“微短劇 +”行動計劃,以六大創作計劃促進國內微短劇市場高質量發展,賦能千行百業。同時,廣電總局出臺多項政策規范微短劇行業發展,如 2023年6月1日起網絡微短劇須采取許可證全覆蓋的管理辦法,2024年6月1日起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這有助于提升微短劇的制作水平和質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行業的發展,微短劇正從野蠻生長向精品化轉型。一方面,專業團隊、知名導演和制作人紛紛入局,提升了微短劇的制作水準;另一方面,平臺與影視、媒體機構的合作不斷拓展,共同推出更多精品微短劇。
在移動互聯網重構內容消費的當下,微短劇以其“微時長、強情緒、快迭代”的特性,成為數字內容產業最具活力的增長極。從2023年“霸總短劇”引爆社交媒體,到2025年《家里家外》《閃婚五十歲》等作品突破圈層壁壘,微短劇行業正經歷從“流量收割”到“價值沉淀”的范式轉型。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微短劇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發展戰略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突破6.96億,占網民總數的68%,市場規模首次超越電影票房,成為繼長視頻、直播之后的第三大線上娛樂形態。這場變革不僅是內容形態的迭代,更是中國影視工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遷”的關鍵轉折。
一、市場發展現狀:從野蠻生長到結構性躍遷
1. 用戶需求分層與場景重構
微短劇的爆發源于用戶需求的深度裂變。中研普華調研顯示,72%的觀眾單次觀看時長在10分鐘以內,午休、通勤等碎片化場景貢獻了60%的流量。下沉市場成為核心增量場,三線以下城市用戶占比達65%,付費轉化率較一線城市高40%,其“低決策成本、高情感滿足”的特性精準契合了縣域消費群體的娛樂需求。與此同時,中老年群體的崛起為行業開辟新藍?!堕W婚五十歲》以31歲以上觀眾占比超75%的成績,證明微短劇已突破“年輕化”標簽,成為全年齡層的精神消費品。
2. 政策引導下的行業規范化
2024年廣電總局《網絡微短劇內容審核細則》的實施,標志著行業從“流量至上”轉向“內容為王”。政策倒逼下,頭部平臺加速淘汰低質內容,抖音“短劇爆款計劃”單日活躍用戶達1.2億,分賬比例提升至50%;紅果短劇通過“免費+廣告”模式吸引超50%的男性用戶,用戶畫像的均衡化推動廣告主增加投入。中研普華分析認為,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行業正形成“精品化頭部內容+垂直化圈層內容”的雙軌格局。
二、市場規模與增長邏輯:三重動力驅動行業擴張
1. 用戶規模擴張與結構優化
Z世代日均刷劇時長增至72分鐘,銀發群體付費意愿提升,推動用戶基數持續擴大。中研普華指出,用戶需求的分層催生出差異化內容供給:家庭倫理、職場奮斗、銀發情感等垂直賽道崛起,形成“大眾化爆款+圈層化精品”的內容矩陣。例如,《夫妻的春節》聚焦代際溝通,單集播放量破億;《舟楫千里號歌來》以大運河文化為背景,帶動文旅消費增長。
2. 商業模式創新與價值延伸
付費分賬、廣告植入、IP衍生三分天下,形成多元盈利模式。芒果TV“短劇包月”模式用戶留存率達85%,閱文集團將《贅婿》反向改編為長篇小說,版權收入增長200%。電商融合方面,快手《珍珠傳奇》通過“劇情植入+直播間引流”帶動珍珠品類GMV增長300%;河南鄭州打造“微短劇之都”,形成從劇本創作到衍生品開發的全產業鏈閉環。中研普華預測,隨著“微短劇+”業態深化,其商業價值將突破傳統娛樂邊界,成為品牌營銷、文旅推廣、教育科普的重要載體。
3. 技術賦能與效率革命
AI從輔助工具升級為創作主體,光線傳媒AI編劇系統生成《哪吒2》衍生短劇40%劇情,用戶留存率提升50%;愛奇藝“未來城”虛擬短劇專區單日訪問量破5000萬,用戶停留時長增加50%。虛擬拍攝技術壓縮制作成本,橫店“短劇工廠”日均產出超100部劇集,效率較傳統劇集提升300%。技術紅利不僅降低創作門檻,更推動行業向工業化、標準化邁進。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5-2030年中國微短劇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發展戰略預測報告》顯示:
三、未來展望:三大趨勢定義行業新周期
1. 全球化布局與文化輸出
隨著國內市場漸趨飽和,出海成為行業新增長極。??垂煞菖c國際平臺Remonfix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布局東南亞市場;某古裝短劇在海外平臺單日充值破百萬,證明中華文化IP具備全球吸引力。中研普華預測,未來三年海外微短劇市場規模將保持年均50%增速,歐美市場側重奇幻懸疑題材開發,東南亞深化本土團隊合作以降低文化折扣。
2. 技術深度滲透與產業變革
AI生成劇本、數字人演員等技術將覆蓋30%以上產能,實現“一周一劇”的超效率生產。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版權存證與交易,解決侵權溯源難題;虛擬拍攝棚普及進一步壓縮成本,推動微短劇向電影級工業化邁進。技術革命不僅重塑創作流程,更催生“元宇宙短劇”等新形態,拓展行業邊界。
3. 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在政策引導下,微短劇正從娛樂消費品向輕量級社會傳播載體過渡?!拔⒍虅?”行動計劃推動題材拓展,圍繞文化、法治、科普、教育、鄉村振興等六大方向的內容占比持續提升。中研普華強調,行業需平衡商業利益與社會價值,通過建立原創保護機制、完善內容審核體系、加強從業者培訓等措施,構建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中國微短劇行業的崛起,既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影視工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遷”的關鍵轉折。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行業將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百萬級就業群體、全球化內容輸出”的產業格局。
想了解更多微短劇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微短劇行業深度全景分析及發展戰略預測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