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織供需格局迎變局,如何對需求擴大的領域增加市場十分重要!
隨著棉紡織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棉紡織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
近年來,中國PTA產能占全球PTA產能比重逐年提高,從2007年的25%擴大至2017年的56%,并且中國PTA產能增速和全球PTA產能增速保持同步。2007—2013年,全球PTA產能穩步快速發展,平均增速在9.5%以上,同期中國的PTA產能增速達到20%以上。
兩年后,化纖行業即將迎來新一輪擴張!
聚酯900萬噸計劃投產、PTA產能增速將達到20%以上!
近年來,中國PTA產能占全球PTA產能比重逐年提高,從2007年的25%擴大至2017年的56%,并且中國PTA產能增速和全球PTA產能增速保持同步。2007—2013年,全球PTA產能穩步快速發展,平均增速在9.5%以上,同期中國的PTA產能增速達到20%以上。主要是在2011—2013年這幾年,中國PTA產能出現爆發式增長,翔鷺石化、逸盛石化、恒力石化等相繼擴產,中國PTA產能歷史性突破4300萬噸,是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PTA生產國;2015年以來中國PTA產能增速放緩,主要是由于遠東石化宣布破產(涉及320萬噸的產能退出市場)、騰龍芳烴PX裝置意外爆炸(翔鷺石化450萬噸產能陷入長期停工待重組狀態,另外165萬噸老裝置很早進入關停狀態),加上其他PTA生產企業長期停產的高成本小裝置,扣除這部分產能后,中國PTA行業處于階段性供需平衡狀態。
當前PTA行業產能擴張高峰暫時結束,2018—2019年這兩年中國沒有PTA新產能,但2019—2020年中國將再次出現PTA產能擴張,未來兩年中國PTA產能增速將達到20%以上,全球PTA產能增速將達到10%以上。
中國是最大供應地
從2017年全球PTA產能分布情況來看,亞洲地區PTA產能仍占據絕對主導地位。Bloomberg數據顯示,2017年,亞洲PTA產能為6900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的85%,其中中國地區的PTA產能占全球的56%。從全球PTA的需求分布來看,2017年亞洲PTA需求占全球總需求的81%,而中國的需求占58%。總體來看,目前中國的PTA供需在平衡線附近,而東北亞地區的PTA供應相對過剩,其中東北亞地區的PTA供應占全球的15%,而需求只占8.4%。
近兩年中國聚酯產能增速加快
從全球PTA的需求分布來看,2017年中國PTA的需求占全球58%,也就是說中國的聚酯產能占全球的比重也是最大的。從中國PTA和聚酯產能增長情況來看,2016年下游聚酯市場整體供需格局得到明顯改善,2017—2018年,聚酯行業景氣度繼續回升,聚酯產品利潤較好,導致聚酯產能大幅擴張,這兩年聚酯產能增速大于PTA產能增速,2017年新增聚酯產能約450萬噸(包括一些舊裝置的重啟),2018年聚酯投產計劃約600萬噸,預計2019—2020年聚酯仍有900萬噸左右投產計劃。
PTA產業鏈發展前景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PTA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PTA產能占全球PTA產能的56%左右,占亞洲PTA產能的65%左右;中國的PTA需求占全球總需求的58%,占亞洲需求的71%。但是在原料PX方面,目前中國存在巨大的PX缺口,因此,近幾年中國對PX的進口量也在不斷增加。未來兩年,隨著中國大煉化裝置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中石化海南和盛虹石化等投產,PX自給率將逐漸提升,到2020年中國PX基本能滿足國內需求。
同時,2020年以后全球PX市場的貿易格局也將改變。從目前PX貿易流向來看,東北亞地區的韓國和日本PX產能過剩嚴重,主要是這兩個國家的PX消費量處于下降階段,過剩的PX主要出口到中國。尤其是韓國,自從中國上一輪PTA裝置集中投產,韓國PX出口逐年增加,目前中國PX進口一半左右來自韓國。未來隨著中國PX產能的增加,東北亞地區過剩的PX產能無法實現國內消化,可能會面臨減產的情況,屆時,中國將是全球PTA產業鏈上中下游占比最大的國家,全球的定價話語權也將增強。
聚酯市場“新兵”練就“期貨經”
自2006年12月18日上市以來,PTA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PTA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化纖原料市場的“晴雨表”。通過理論學習、交流考察、實務操作、總結改進,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經緯新纖)加深了對PTA期貨功能作用的理解,拓寬了參與期貨交易的深度和廣度。在此基礎上,公司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情況,成功進行了套期保值操作,有效規避了現貨價格波動風險,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和生命力。
A 新周期的信號
抓住行業進入
對于PTA產業鏈來講,今年進入了景氣周期。6月底到9月的一輪快速上漲讓全產業鏈沸騰。尤其是在加速上漲的8月,當月30%的漲幅讓不少市場人士措手不及。
對于市場的突變,也有部分企業走在前沿,做出了正確的預判,抓住了本輪的“大行情”。
實際上,今年PTA市場出現“大行情”并不是偶然的。“與之前相比,PTA行業已經進入‘高價格、高利潤’的新周期。這個新周期的特點就是供需平衡,并且略緊。”經緯新纖營運總經理朱少偉表示,PTA與聚酯行業的景氣周期并不一致。相較聚酯,PTA的景氣周期會滯后1—2年。“過去2—3年是聚酯行業的景氣周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PTA行業也進入景氣周期。”
采訪中,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2010年9月成立的經緯新纖是福建經緯集團的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大型差別化化學纖維生產企業。雖然只是國內聚酯行業里的一名“新兵”,但短短幾年時間,經緯新纖以產業為主體、以金融和貿易為兩翼協同發展,其已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纖維材料供應商。目前,該企業年產滌綸短纖20萬噸,且年底即將投產滌綸長絲20萬噸。
在朱少偉的印象里,市場好,貨源少,去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時間都花在PTA發貨上,“我們每天都追著供應商發貨,這在之前是根本不需要的”。
朱少偉告訴記者,經緯新纖之所以能夠及時把握行情變化,除了熟悉產業周期外,還借助了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PTA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化纖原料市場的“晴雨表”。
通過觀察期貨盤面持倉,可以發現一些東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當PTA價格漲到5900—6000元/噸時,持倉量一般都在150萬手左右,而持倉量較高,暗示價格上漲的壓力增加。”朱少偉解釋,今年6—7月,PTA價格運行到5000—5900元/噸時,最低持倉只有八十幾萬手。“可以預計到,這個品種向下打壓的空間有限,后期基本面的變化將被視為有效支撐,在資金介入下,或引發一輪較大的行情。”
經緯新纖在7月的時候就預料到PTA價格會有一波大幅上漲行情,為什么呢?
“過去3年,PTA價格基本沒有過較大的漲幅,而大宗商品中,像螺紋鋼、焦炭,都有100%—300%的漲幅,在我們看來,被低估的PTA進行一輪補漲只是時間問題。”朱少偉表示,今年的這波行情算是對過去行情的一個補充,但這波漲勢來得太快,超出了部分市場人士的想象。
面對市場和行情的變化,經緯新纖也采取了應對策略,在7月27日開始介入套保。“以6150元/噸的價格買入PTA1809合約,按實際套保數量和套保效益計算,遠大于短纖超賣的損失。”朱少偉稱,通過加大套保數量來管控超接訂單的風險,規避了這波行情帶來的損失,對企業來講也穩定了收益。
在他看來,套保成功最核心的是提早判斷市場、提早發現價格。“PTA價格在5900元/噸徘徊的時候,我們產生了價格可能下不來這樣一個質疑,而突破前期高點,給了我們一個有利的入場信號,在站穩6000元/噸后,我們堅信了自己的判斷。”朱少偉說。
B 充分利用套保管理現貨經營
據了解,經緯新纖主要從福化、珠海BP等國內大型PTA工廠采購合約原料,也會從現貨市場和外盤購買原料作為補充。原料采購一般是每年與大型PTA工廠簽訂年約合同,每月的原料結價由PTA工廠公布后進行結算,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經緯新纖面臨的主要風險就是原料和產品價格波動風險:一是采購原料后,面臨結價上漲風險;二是原料價格下跌,帶來庫存貶值風險。此外,產品超售的時候也需要鎖定原料價格,以保護利潤。
“市場上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會刺激原料價格明顯上漲,而企業需要對下游用戶按合同約定價格交貨,這相當于降低了銷售價格,使自身利益遭受損失。這是經緯新纖短纖超賣時的主要風險。”朱少偉也表示,在日常經營中,企業會建立產品和原料庫存,而當PTA價格明顯下跌時,庫存就面臨貶值風險。
除此之外,國內外宏觀經濟風險是所有企業共同面臨的。“最明顯的就是經濟周期。比如,經濟整體處于復蘇期,則社會投資和消費就會啟動,進而提振化纖需求、加快貿易周轉速度。”朱少偉坦言,當前,化纖行業終端需求萎縮,中美經貿摩擦加速了勞動密型產業的外移,但未來在大煉化一體化的低成本競爭下,國內聚酯產品具有價格優勢,出口仍有潛在增長空間。
為應對風險,經緯新纖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充分利用期貨的價格發現和套保功能,安排企業的生產和銷售。
套保是期貨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由于沒有上市短纖期貨,作為PTA下游企業,經緯新纖的銷售多通過現貨渠道,其最大的特點是時好時壞,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出十來天的產量直至負庫存,差的時候庫存迅速積累、價格下跌。經緯新纖原料采購通常采用月結價方式,單日價格無法控制。因此,利用期貨進行銷售調整成為企業的最佳選擇。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去年9月開始,由于環保發力,經緯新纖銷售明顯好轉,至9月底,庫存為負5天以上,超賣約3500噸,平均銷售單價約為9000元/噸。“按照當時的PTA價格5200元/噸計算,超賣產品有2170元/噸的加工利潤,達到了年內最高值。”朱少偉表示,為了防止后期原料價格上漲造成超賣貨物加工利潤縮水,經研究決定,買入1801合約進行套保。
當年9月29日,經緯新纖以5150元/噸的價格買入PTA1801合約3000噸,鎖定超賣部分的原料成本。進入10月,銷售轉淡,前期超賣貨物已經交貨,10月26日前后,庫存回到零值,且當月合約原料價格基本確定,這個時候,經緯新纖以5190元/噸的價格將期貨頭寸平倉。
雖然部分期貨頭寸并未大幅盈利,但經過上述操作,超賣后的原料上漲風險降至最低,實現了預期效果。
除此之外,在產品銷售過程中,經緯新纖還會出現連續十多天產銷僅為50%的情況。為了防止產品下跌帶來跌價損失,該企業就通過期貨市場將產成品庫存中的增加部分進行賣出套保。
朱少偉表示,2016年4月開始,銷售明顯不暢,產品庫存快速積累,到4月底,庫存超過7天,約為4800噸。聚酯生產具有連續性,無法因為庫存積累而暫停,在綜合考慮后,經緯新纖在PTA1609合約上拋出遠期原料,一定程度了減少了產品的跌價損失。
據他介紹,2016年5月3—5日,企業陸續賣出PTA1609合約,折4100噸,建倉均價約4970元/噸,至5月下旬,銷售開始平穩,庫存壓力減輕,于是逐步平倉,在5月28日平倉完畢,平倉均價為4550元/噸。
“在期貨交易期間,我們的短纖產品從6900元/噸下跌至6600元/噸,跌幅為300元/噸,4800噸產品共產生跌價損失144萬元。但是,期貨市場上,產生了172.2萬元的利潤,不僅完全彌補了產品跌價損失,而且盈利24.2萬元。”朱少偉說。
C 結合實際情況豐富套保策略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經緯新纖除了根據產品銷售情況進行買入或賣出套保,還會根據自身財務狀況采用不同的策略,有時親自參與期貨交易,有時與合作伙伴進行點價交易。
“期貨套保的要素通常有兩個:一個是方向;一個是價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方向看對但因為期貨價格短期大幅波動、保證金不能及時補充造成套保虧損的例子比比皆是。”朱少偉表示,2016年11月11日PTA期貨夜盤大幅上漲后深度下跌就是一個極端例子。為了規避期貨短期大幅波動的風險,經緯新纖摸索出了一套與大型國企點價交易、合作套保的模式。
據他介紹,該模式主要有四道程序:其一,與可靠的大型國企簽訂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先電話點價后執行合同的合作模式;其二,根據自身套保需求進行點價;其三,點價平倉;其四,將期貨點價轉換為執行現貨合約。
自2016年開始,經緯新纖便與廈門某大型國企簽訂合作套保協議。2017年5月25日,經緯新纖以點價的模式通過該國企購入PTA1709合約3500噸,購入價格為4900元/噸。雙方約定,經緯新纖在2017年7月底之前必須執行合約,基差為-80元/噸。買入后,PTA價格最低下跌至4714元/噸,但到了7月中旬,價格開始上漲,經緯新纖于7月12日向該國企下達5250元/噸的平倉指令。
“其根據指令予以平倉,平倉后再簽訂協議,按照平倉價格減100元/噸的價格,我們將產品銷至該國企。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根據自身的判斷及需要,完成了套保的任務并賺取了價格差,而合作方賺取了穩定的套保利潤10—20元/噸。”朱少偉稱。
這次合作,經緯新纖盈利115.5萬元,合作方廈門某國企賺取7萬元的利潤。“合作套保減輕了我們的財務壓力和價格波動帶來的期貨操作壓力。同時,對于合作方來說,也穩定了收益。”朱少偉說。
據了解,隨著自身對期貨內在機制和功能作用認識理解的增強以及期貨市場流動性的加強,在2013年短纖產品投產以后,經緯新纖就采用多種方式參與期貨市場。隨后幾年,企業更加靈活地利用期貨市場,以期貨帶動現貨、以期貨帶動銷售、以期貨盤活庫存。
“我們已經堅持了5年多,把實物庫存做成低庫存,用期貨配置盤活庫存,以最低的成本獲取資金占用。”據朱少偉介紹,原料有實物庫存,企業也會建立一個虛擬庫存,在財務上有一個虛擬庫存價格。實物庫存是正常的匹配,常態化基本上存放7天以內,剩下的庫存通過期貨來配置,也就是期貨盤面的套保。在朱少偉看來,當行情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實物庫存調整非常困難,特別是行情反轉、急速下跌時,賣都賣不掉。然而,期貨配置調整可以很及時,通過期貨隨時平倉,企業能根據市場變化,靈活做出相應調整。
D 期現結合要做到“知行合一”
期貨市場是成熟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進行價格風險管理的有效場所。PTA期貨上市以來,有效發揮了價格發現及幫助企業規避風險的功能,隨著PTA品種的活躍,其對現貨市場的指導作用越來越大。作為PTA需求企業,經緯新纖有不少期貨交易的心得體會。
經緯新纖多次通過期貨市場買入套保,有效鎖定了產品價格上漲風險,獲得了預期銷售利潤,促進了公司穩健發展,提高了經營效益。
在采購原料時,不論是一口價還是點價方式,都可以根據行情預判進行套保操作,其可以有效規避簽訂采購合同至原料到廠期間的貶值風險。
經緯新纖還認為,參與期貨,可以增加融資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作為PTA的需求企業,經緯新纖是PTA的天然多頭,通過與期貨公司倉單質押、倉單買斷、倉單回購等業務的合作,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自身資金使用效率,還可以為下游客戶提供增值服務。
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效率。朱少偉向期貨日報記者解釋,當上游企業供貨不足時,利用期貨進行虛擬采購,買入一定數量的現貨就能維持生產。同時,還可以利用期貨進行倉單轉讓、提前交割、期轉現等操作,把現貨和期貨有效結合起來。另外,企業在參與期貨交易過程中對流程、風險的控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
“對我們來講,期貨交易計劃就是一個口頭指令。”朱少偉表示,該指令是根據銷售、采購,甚至現有的庫存和未來的發展做出的一個統籌計劃。
“比如,我們超賣1萬噸產品,對應的是8600噸PTA原料,實物庫存是5000多噸,那期貨市場要交易多少?3000多噸!這個計劃很簡單,就這樣做出來了。”朱少偉稱,按照這樣的計劃,每周根據市場情況做一個回顧,判斷倉位是否需要調整。每個企業基本上都會有一個自己能承受的套保損失的范圍,經緯新纖設定相對小一點,100萬就會止損。
談及經驗,朱少偉表示,企業做套保首先要有一個判斷依據,其主要來自基本面,這是一個主流趨勢。同時,套保要堅決。對于工廠來講,不能追求過度的投機和收益。另外,套保方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套利潤,也可以套PTA結算和現貨的價差。
除了對期貨工具的嫻熟應用,經緯新纖也開始關注并涉足期權市場。“我的理解,期權實際上是在期貨基礎上的一個升級,對企業來講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衍生品工具,也是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朱少偉表示,目前,鄭商所已經開啟了PTA期權的仿真交易,經緯新纖會積極參與,并希望實盤能夠盡快上市,為聚酯企業提供更多的管理風險手段,使企業能更有效地利用金融工具組合拳促進現貨經營。
紡織行業競爭形勢嚴峻,如何合理布局才能立于不敗?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18年的“雙十一”,茅臺酒同樣受寵。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19時30分,茅臺在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金額已經超過了億...
在昨天,天貓雙十一以2135億GMV再度刷新了人們對雙十一這個“節日”的數字印象,多篇報道也回顧了十年前首屆雙十一,2...
蘋果供應商重挫蘋果iPhone的主要供應商股價周一下跌,因投資者擔心這個科技行業最重要的產品之一陷入需求疲軟境地。最...
中國近年的進口量增長超過30%,業內預計缺口已經接近100萬噸,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這背后一方面是資源壓力帶來的畜1...
新一輪油價將于本周五開始調整。過去的一周,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下行探底,34年來首現十連陰,WTI期貨價格創出自今3...
人社部:部署2019年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11月9日,2019年春節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