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牛肉價格上漲”沖上熱搜。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14.4%。
近日,“牛肉價格上漲”沖上熱搜。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83.66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0.2%,同比上漲14.4%。值得一提的是,自6月份第3周以來,截至8月份第3周,全國牛肉平均價格已連續10周環比上漲,期間漲幅為2%。在批發端,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顯示,牛肉批發價格已連續8周環比上漲,從每公斤70.93元上漲到每公斤73.24元。
一方面是產量不足,供應相對偏緊。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國肉牛出欄1879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39萬頭,下降2.1%;牛肉產量278萬噸,減少10萬噸,下降3.4%。
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蔓延影響,我國肉類進口源有所減少。
如今國人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牛肉的消費需求在不斷的增大,中國的人均牛肉消費已經從1987年的4.08%上升到2018年的11.22%,上升的比較明顯的,中國人的牛肉消費需求依然很大。
《2019年產業狀態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超越美國、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牛肉進口市場。羊肉方面, 2016年,中國登頂成為全球羊肉出口市場最大目的地,法國、英國以及美國緊隨其后;2018年,中國繼續保持大量進口,以5.49萬噸領跑澳大利亞羊肉出口市場。2019年中國的牛肉直接進口將增加21%達到大約130萬噸。中國一直在增加牛肉的進口,且已批準了全球17個國家、269家牛肉工廠出口中國。數據顯示,2019年9月中國再次成為澳洲牛肉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達到2.85萬噸。2019年以來截至9月,對華牛肉總出口超過20萬噸,相比去年同期激增73%。
由于國內需求急劇增加、肉牛存欄量下降,從2013年開始,我國每年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的缺口都在加大。據業內統計,2017年,牛肉消費量缺口高達96.7萬噸。2018年12月,中國進口牛肉10.5萬噸,全年累計進口103.9萬噸。這是中國正關進口牛肉(不含牛雜,下同)進口自2012年出現爆發性增長以來,首次突破100萬噸。當前,我國肉類消費量在人均60公斤上下,是世界平均數的兩倍,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不過,從肉類消費結構來看,我國居民以消費豬肉為主,人均牛羊肉消費還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隨著澳大利亞產量下降,美國出口增加以及與日本簽訂新的美國自由貿易協定,也會一定程度影響澳大利亞牛肉出口的格局。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對牛肉的食品安全、食用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我國牛肉產量、牛肉品質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存在很大矛盾。通過分析澳大利亞牛肉產業的發展現狀、牛肉食品安全和食用品質控制體系,以及政府和牛肉工業為將澳大利亞牛肉推向世界市場所做的相關工作,發現我國牛肉行業在食品安全、食用品質控制、產業品牌建立、產品營銷等技術、方法和理念上擁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通過總結澳大利亞牛肉產業的生產、消費狀及影響因素,牛肉食品安全、品質控制技術和產品營銷策略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國牛肉行業發展提供思路。
欲了解關于中國澳洲牛肉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澳洲牛肉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19-2025年澳洲牛肉行業發展全景調研與投資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19年產業狀態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超越美國、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牛肉進口市場。羊肉方面, 2016年,中國登頂成為全球羊肉出口市場最大目的地,法國、英國以及美國緊隨其后;2018年,中國...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生化試劑行業發展前景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分析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生化試劑已發展成為化學試劑的一大類,有商品1...
云南中藥材產值連續三年全國第一中藥材作為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中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促進地方農業農村經濟...
深圳又有7家P2P自愿清退近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第13批自愿退出且聲明網貸業務已結...
2020老年旅游產業投資前景及市場規模分析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
11月3日消息,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指出,自《,...
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赤字達5000億日元是什么原因?11月4日,日本媒體報道稱,全日空2020年度的赤字達到了史上最高的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