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酒行業和白酒市場的新一輪調整周期已經到來。名酒穿越周期的能力得到各方普遍看好,而中小企業和區域性品牌,在本輪調整中能否不被淘汰,考驗著企業“掌舵人”把握趨勢、整合資源的能力。對白酒產業而言,2023年總體上是短期不樂觀,長期不悲觀,產業將呈現理性
2023年白酒行業和白酒市場已經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白酒產業將呈現理性增長趨勢。建議鼓勵酒企拓展國際市場,支持優質資本在酒類生產以及流通領域的并購、重組、整合等。
報告以今年1月至6月酒類市場特別是白酒市場為切入口,觀察春節前后、“五一”前后酒類消費市場表現,顯示春節以來白酒市場動銷緩慢,庫存較高,酒水市場的復蘇速度低于預期;酒行業從業者處于“謹慎樂觀”態勢中;上市公司進一步分化,名酒品牌與非名酒品牌在招商市場上的待遇截然不同。另外,白酒產業已經由增量發展時代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對經銷商和零售商而言,2023年1月至5月,“價格倒掛”問題嚴重,超過“現金流壓力”“庫存壓力”等熱點問題。
報告認為,2023年白酒行業和白酒市場的新一輪調整周期已經到來。名酒穿越周期的能力得到各方普遍看好,而中小企業和區域性品牌,在本輪調整中能否不被淘汰,考驗著企業“掌舵人”把握趨勢、整合資源的能力。對白酒產業而言,2023年總體上是短期不樂觀,長期不悲觀,產業將呈現理性增長的趨勢。
今年以來,多個品牌白酒價格“跳水”。實際售價遠低于官方指導價,甚至低于經銷商進貨價,行業內稱之為“價格倒掛”。“去庫存”和“慢復蘇”是2023年白酒行業的關鍵詞。今年以來,經銷商庫存壓力大,白酒售價在市場層面出現“倒掛”。如何讓渠道庫存回到正常水平,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節假日是白酒消費旺季。然而,端午節期間白酒銷售沒有往前紅火。除茅臺外,其他品牌的白酒售價都有不同程度“跳水”。
廣東是全國酒類最大的流通市場,被稱為全國酒類消費的“風向標”。從數據來看,廣東市場在這場行業“倒掛潮”中首當其沖。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透露:廠價倒掛比較普遍,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
2023白酒消費恢復未達預期
白酒上市公司陸續發布半年報。從2023年上半年行情看,白酒消費恢復未達預期,白酒行業的庫存積壓、價格“倒掛”現象也引發市場關注。我們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呈現低情緒、低預期、低估值,強北上概率、強中報的“三低”觸底“二強”催化特點,板塊有望迎來中期拐點。
從市場情緒看,當前處于情緒底部,基本面催化之下板塊交易活躍度有望觸底回升。隨著2015年以來的白酒行業景氣回升,白酒板塊投資價值不斷被海內外投資者認可,板塊市值占比總體持續提升,當前白酒板塊市值占A股整體仍處于歷史較高水位。但2023年以來,市場對白酒行業復蘇擔憂情緒較重,白酒板塊成交額占A股總體比例持續震蕩回落至歷史較低水位。綜合來看,白酒板塊成交額占比和白酒市值占比兩個指數當前出現明顯剪刀差,但結合龍頭酒企基本面情況、估值水位以及北向資金流動趨勢,預計未來白酒板塊交易活躍度有望觸底回升。
在市場預期上,當前部分投資者對于消費升級的持續性展望謹慎,白酒板塊自2023年3月以來出現明顯回落,但從市場需求看卻呈現逐步恢復的狀態。結合近期酒企陸續召開股東大會,傳遞出積極的市場運作情況,我們認為當前龍頭酒企市場占有率提升及結構升級的邏輯仍然明確。
此外,當前板塊估值探底,龍頭中報預計較為積極,或迎中期拐點。2023年二季度以來,在經濟緩慢復蘇和行業去庫存的大背景下,白酒板塊持續震蕩回調。目前,申萬白酒指數市盈率(PE-TTM)已經回落到歷史較低水平,板塊估值進入歷史底部區間,安全邊際充足,優質白酒龍頭標的估值也回落到合理偏低水位。結合6月份以來部分龍頭酒企股東會交流情況及其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經營數據來看,上半年龍頭酒企在需求回暖的大背景下經營表現預計總體較為積極。
安徽白酒宴席市場競爭白熱化
近年來,趁著“醬酒熱”的東風,多個醬酒品牌加碼入駐安徽,而以劍南春、汾酒為代表的名酒企,以及以洋河、今世緣為代表的蘇酒也對安徽的350億市場虎視眈眈,在安徽高端市場和大眾市場錯位布局。
從公開的財報來看,古井、迎駕、口子窖、金種子在2023年皆獲得了不錯的開局:2023年第一季度,古井、迎駕、口子窖皆實現了20%以上的營收增長。
安徽仍是當前白酒產業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繼續在泛區域化過程中不斷壯大規模,2023年上半年營收亮眼;洋河、今世緣等蘇酒龍頭也繼續在安徽市場發力;同時,以茅臺、習酒、劍南春、汾酒為代表的全國名酒也表現出色,持續增長。
從2022年數據來看,徽酒仍占據著當前安徽白酒市場可觀的市場份額。拾加玖咨詢機構聯合創始人聯合劉傳浩向酒業家表示:2022年古井、迎駕、口子窖、金種子整體營收約為250億元,其中約200億來源安徽本土市場。以安徽市場為統計口徑,古井規模約為120億、迎駕約為35億、口子窖約為35億、金種子約為10億。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白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3白酒邁向“強分化”階段
日前,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白酒行業和白酒市場已經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渠道爭奪白熱化,存量競爭時代正在到來。
隨著白酒行業“下半場”開局,透過一場場股東大會,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大公快消深入觀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白酒累計產量671.2萬千升,同比下滑5.6%,已連續六年下跌。與此同時在銷售端,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銷售收入達到6626.5億元,同比增長了9.6%,利潤總額更是同比增長29.3%。
在產銷率呈現反相關的背后,是品類集中度不斷體現的結果。縱觀2023年上半年,白酒行業馬太效應繼續凸顯。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一二線高端名酒繼續企穩增長,但部分三四線區域酒企卻收入下滑,連完成年度目標都顯得稍有壓力。
7月13日,貴州茅臺發布公告稱,經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總收入706億元左右。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591億元左右,系列酒營業收入9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8.8%左右;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5%左右。
五糧液財報也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739.69億元,同比增長11.72%;歸母凈利潤266.91億元,同比增長14.17%。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11.39億元,同比增長13.03%;歸母凈利潤125.42億元,同比增長15.89%。
相比之下,水井坊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53億元,同比減少39.69%;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下降56.02%。酒鬼酒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收9.65億元,同比下降42.87%,凈利潤3億元,下降42.38%。
7月14日,金種子酒還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23年1至6月預計減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00.00萬至3200.00萬,凈利潤同比增長12.85%至41.90%。
事實上,在2022年,水井坊的營收增長就已接近停滯,全年收入僅微增0.88%,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更是大幅下跌近四成。而酒鬼酒2022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7.38%,創下了5年來的最低增速,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再度同比下降超四成。
由于不同的業績表現,各家酒企對2023年年度目標能否實現也態度不一。
貴州茅臺2022年股東大會上,公司高管表示,今年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為圓滿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公司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有信心、有能力全面完成15%的營收增長目標。
水井坊股東大會上,公司高管指出,在主動承擔短期業績“陣痛”后,公司通過控制出貨量維持了較為健康的渠道庫存,預計今年二季度開始,公司業績重返增長態勢,下半年將實現雙位數增長。2023年全年的凈利潤與營業收入同比2022年保持增長。公司將努力完成上述目標。
酒鬼酒近兩年則沒有披露公司經營目標,對此,公司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近兩年市場行情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謹慎性的角度,公司沒有披露具體目標和增長計劃。管理層透露:“我們每年目標都很高,2022年管理團隊并沒有達到目標,因此高管薪酬下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力特股東大會上,該公司管理層宣布,下調“十四五”末的年營收目標,由50億元下調至35億元,下調幅度約30%。不過,今年公司營收目標不變,仍為25億元。
從伊力特披露的業績信息來看,近三年間公司業績表現欠佳,歸母凈利潤分別下滑23.48%、8.53%和47.1%;2023年一季度,公司業績恢復性增長,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6.97%。
《2023-2028年中國白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白酒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白酒是中國酒類(除了果酒、米酒外)的統稱,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中國白酒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
查看詳情
隨著5G終端日益成熟,產業鏈向上延伸,技術工藝取得突破,人才聚集,使得電子材料產業本土化率加速提升。隨著5G的規模...
工信部:加強CPU、GPU和服務器等重點產品研發算力已成為新時代生產力。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算力已經像水、電一...
6月廣州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4.9%7月17日,廣州市統計局發布消息,6月,廣州全社會用電量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當月全1...
我國勞動力市場趨于活躍隨著經濟持續恢復,用工需求繼續擴大,加之穩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形勢有望保持總體穩定。經...
美股道指六連漲科技股多數上漲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0.22%,納指漲0.93%,標普500指數漲0.39%,標普和納指4...
鋰電池產業起源歐美,在日韓發展壯大。中國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實現逆襲領跑。中國企業則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