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CEO)康林松在接受德國雜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將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作為2025年開始的下一代電動汽車(EV)運動的中心。
奔馳將把中國作為奔馳2025年下一代電動汽車主要市場?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CEO)康林松在接受德國雜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將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作為2025年開始的下一代電動汽車(EV)運動的中心。
此外,德國聯邦政府7月13日公布首個“中國戰略”。該戰略聲稱,德國與中國存在“系統性競爭”,需要降低經濟依賴的風險。該戰略同時強調,德國希望在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上與中國合作。
德國總理朔爾茨13日在推特發文稱:“我們將繼續與中國合作,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氣候保護方面——中國戰略為我們的關系提供了新的框架。”他強調,對華戰略的目標不是與中國“脫鉤”,“但我們希望在未來避免嚴重的依賴”。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發言人13日表示,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不符合客觀事實,也不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以意識形態為導向看待中國和制定對華戰略,只會加劇誤解和誤判,損害雙方合作與互信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2023上半年業績保持增長
德國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集團11日公布的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其電動和高端車型在全球取得良好業績,中國市場銷量保持領先且增長勢頭穩固。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汽車銷量達101.92萬輛,同比增長5%。電動和高端車型需求上升帶動集團上半年業績增長,純電動車型在全球售出10.26萬輛,同比增幅達121%。高端車型銷量增長15%,至17.66萬輛。
中國市場持續成為梅賽德斯-奔馳最大單一市場,上半年在華汽車銷量達37.46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7%。數據顯示,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在華銷量再次超過歐洲市場,并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布麗塔·澤格表示,梅賽德斯-奔馳在歐洲、亞洲和北美等銷售地區和細分市場的銷量成功實現增長,將繼續專注于可持續增長,推動銷售網絡轉型。
歐洲市場成為眾多中國國產電動汽車的主要新增出口地。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中,西歐市場占比34%,其中比利時是上半年從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眾多中國電動汽車自主品牌與世界知名車企加強合作,沖進老牌汽車制造強國。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遠超過外國電動汽車品牌,這意味著他們在國內市場已經成功超越外國競爭對手。受此鼓舞,隨著中國市場汽車出口激增,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開始大步進軍海外市場,目標買家遍布從歐洲到澳大利亞的全世界各個地區。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供需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同比增加65%,為435萬輛。同期,全球動力電池組銷售總額為58.7萬億韓元。市占率方面,寧德時代(30%,17.9萬億韓元)位居第一,LG新能源(14%,8萬億韓元)位居第二,其后依次是比亞迪(9%,5.3萬億韓元)、三星SDI(7%,4.1萬億韓元)、日本松下(5%,3萬億韓元)、SK on(5%,2.8萬億韓元)。
全球電動汽車(EV)電池安裝量保持強勁增長,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電池消費總量為133.0GWh,同比增長38.6%。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占據前兩名。
寧德時代第一季電池裝機量46.6GWh,較去年同期的34.3GWh增長35.9%,以35.0%的份額繼續位居全球第一,低于去年同期的35.8%。研究表示,寧德時代的電池有望繼續保持其第一的位置,主要由于它在特斯拉Model3、ModelY、上汽木蘭、廣汽AionY等乘用車和中國商用車市場的需求量很大。
比亞迪第一季動力電池裝機量21.5GWh,較去年同期的10.0GWh增長115.5%,以16.2%的份額排名第二。研究表示,比亞迪通過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包括電池自供和汽車制造),憑借其價格競爭力,在本土市場越來越受歡迎。
面臨全球宏觀經濟、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相關研究機構仍普遍認為,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近年來這些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尤其是電池技術的突破,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大幅提高,部分高端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經接近傳統燃油車。此外,快速充電技術的發展也在縮短電動汽車充電時間,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實用性。
盡管電動汽車市場前景看好,但仍面臨一些挑戰:目前電動汽車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存在一定的技術瓶頸,如能量密度有限、成本較高等。要使電動汽車更具競爭力,還需進一步突破電池技術瓶頸,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屢創新高。據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中國市場電動汽車滲透率從不足5%一路猛增至27.6%,這意味未來幾年,中國有望繼續保持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半壁江山。
該行業的發展趨勢是規模擴大、安全性提升、可拓展性增強以及數據化管理。這些趨勢為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電動汽車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葉黃素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及招商引資咨詢報告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查看詳情
國資委再提央企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隨著今年夏季高溫天氣的延續,全國多個地區提前進入歷史最高溫,用電高峰提前到來。國...
2022年度輕工百強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提高至2.82%近日,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
在蜜雪冰城、茶百道等新式茶飲品牌通過加盟開店實現快速擴張的當下,一直堅持直營的頭部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也按耐不住了...
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全球信息技術發展正處于跨界融合、加速創新、深度調整的歷史時...
科技地產作為科技園區開發的嶄新模式,已經成為順應時代潮流、打造市場主導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重...
近年來,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逐漸受到重視,已上升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當前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發展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