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用戶突破6億,參保人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在全國31個省份的2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31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看病買藥。
據國家醫保局18日最新消息,截至目前,醫保電子憑證全渠道用戶量已突破6億,參保人可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在全國31個省份的20萬家定點醫療機構、31萬家定點零售藥店看病買藥。
醫保電子憑證,由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統一簽發,是基于醫保基礎信息庫為全體參保人員生成的醫保身份識別電子介質。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實人認證技術,采用加密算法形成電子標識,具備安全可靠、認證唯一等重要特點。參保人可通過電子憑證享受各類在線醫療保障服務,包括醫保業務辦理、醫保賬戶查詢、醫保就診和購藥支付等。
為進一步方面就醫,打造便捷快速的就醫理念。11月24日,國家醫保局聯合支付寶宣布上線電子醫保憑證,全國醫保電子憑證正式發布,廣東等7省(市)等7省(市)的部分地區將陸續開通激活領取,近20個城市的部分藥店和醫院可用于醫保支付。未來醫保卡可實現異地互通,就算在外地也能輕松就醫。那么,首批開通醫保電子憑證的城市到底有哪些呢?該如何領取呢?我們來看看。
廣東、福建、山東、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的部分地區將陸續開通激活領取。
有望全國通用
醫保電子憑證標準是全國統一,跨區域互認的,參保人可以依此在全國辦理有關醫保業務。也就是說,未來有望實現全國通用,在外地也能輕松就醫。
在醫保電子憑證之前,各地已經在電子證件領域進行不同程度的嘗試,全國有超過200座城市支持不同類型的電子證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全國異地跨省直接結算突破300萬人次,如果醫保電子憑證實現全國通,將惠及不少異地居住、長期異地工作和異地轉診人群。
據了解,醫保電子憑證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國家醫療保障局聯合微信和支付寶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未來看病、買藥無需再帶卡,一部手機就可付款。
國家醫保局表示:醫保電子憑證通過實名和實人認證,采用加密算法,動態二維碼展示,以確保個人信息和醫保基金使用安全。
在微信平臺,參保人可通過“我的醫保”微信公眾號或微信城市服務激活醫保電子憑證。以“我的醫保”微信公眾號為例:微信關注“我的醫保”公眾號,點擊“醫保憑證—激活憑證”,根據指引完成身份驗證并“授權激活”。通過人臉識別后,即可成功激活。
在支付寶平臺,參保人只需在首頁搜索“醫保電子憑證”,同意領取并經刷臉認證后,即可一鍵將憑證放入支付寶“卡包”。今后去藥店買藥或去醫院看病,刷手機就能輕松完成醫保支付,無需出示實體卡。
2019年11月24日,全國醫保電子憑證發布式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醫保電子憑證是全國醫保線上業務唯一身份憑證,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7個省(市)的部分城市將陸續開通使用。這意味著今后全國參保人可以“看病不帶卡,只用醫保碼”。
2020年3月18日,微信平臺正式開通全國醫保電子憑證領取。2020年11月27日,醫保電子憑證累計全渠道用戶量超過3億。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山東、安徽、四川等29省份醫保電子憑證已在醫院藥店開通使用,接入定點醫療機構超過2.6萬家,定點藥店超過7萬家。2020年12月29日,醫保電子憑證在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正式上線。2021年1月1日,北京市正式啟用醫保電子憑證進行就醫結算。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線上診療需求的增長,用戶對線上醫療服務的使用習慣已經形成,2020年,在線醫療月活用戶峰值超6000萬,線上醫療已經成為重要的醫療服務形態。近叁年投入互聯網醫療的風險資本超過1100億元,極大地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2020年,醫療創業公司、新型醫療業態層出不窮,互聯網醫療行業呈現百舸爭流,群雄并起之勢。那么,未來醫療行業市場行情如何?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達12.6%。由于人口結構的發展規律,這一趨勢中短期內都將無法改變。伴隨而來的,則是每年我國診療人次及人均診療次數的不斷攀升,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而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可以有效緩解這一壓力,在不降低醫療水平的前提下,使得醫療能夠覆蓋更多人群。
近年來我國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醫療行業是衛生健康相關的醫院、藥品、器械、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總體。從衛計委統計年鑒中可以得出 2018 年綜合性醫院市場規模為 2.4 萬億,保守估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1 萬億。2013 年至 2019 年,全國公立醫院數不斷減少,民營醫院數不斷增加。2018 年底民營醫院數量突破了 2 萬家,公立醫院為 1.1 萬家。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民營資本進入醫院市場的直接反應。
醫療消費升級疊加人口老齡化拉動行業需求。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約占GDP5%,相比較于美國的17%,我國醫療消費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此外,中國慢性病患病率不斷攀升,且人口老齡化將持續促進醫療服務消費。2016年至今我國公立醫院檢查、手術費用持續快于藥品支出費用,行業需求愈發旺盛。
近十年來,我國居民人均醫療衛生費用年均增速超過14%;衛生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已達6.39%,但是與發達國家(占比10%以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隨著人民經濟收入的增長、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
在今年疫情的推動下,業內預計,隨著國家不斷放寬對互聯網+醫療的約束,且打通了醫保、支付等多處關鍵環節,我國互聯網醫療還將持續快速增長,并進入黃金發展期。需求井噴、政策助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互聯網醫療行業已然迎來了光明的前景,或將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
圖表:2015-2019年中國衛生技術人員人數(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2025年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預測
圖表:2020-2025年醫療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20-2025年中國衛生總費用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醫療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醫療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醫療行業是衛生健康相關的醫院、藥品、器械、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相關行業的總體。從衛計委統計年鑒中可以得出 2018 年綜合性醫院市場規模為 2.4 萬億,保守估計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4...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新華社暗訪代辦社保落戶灰色產業近年來,天津大力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推動人才引進落戶。但面對這些門檻,一些...
網絡遠程教育成為最方便的學習方式在線教育顧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
華為進軍顯示器品類5月19日下午消息,華為今日舉行全場景智慧生活新品發布會,面向辦公、娛樂、家庭、健康等場景推出M...
康復器具由幾個或上百個零件拼裝成康復器械,設計趨向智能化,康復器具可以滿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動活動,定時電動翻身...
綠色照明工程旨在發展和推廣高技術LED照明產品,節約電能、保護環境、改善照明質量,通過科學的可持續照明設計,采用L...
火星車首次通過環繞器傳回遙測數據5月17日8時,天問一號環繞器已實施第四次近火制動,順利進入周期為8.2小時中繼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