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今,國外大型跨國企業紛紛進入國內油脂科技領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同時,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紛紛新建或擴建生產裝置,企業生產規模與集中度大幅提高,油脂科技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菜籽油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未來菜籽油市場需求有多大?油菜作為中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栽培遍及中國,油菜播種面積以及總產始終位居世界前列,但自2015年油菜臨儲收購政策取消以后,國內油菜籽價格持續下跌,油菜種植戶種植意愿降低,近幾年我國油菜籽播種面積下滑趨勢明顯。菜籽油是世界第三大油脂,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菜籽油食用消費需求不斷增加,但自2014年起,我國菜籽油需求量呈現逐漸下滑態勢,直到2017年才反彈回升。
菜籽油是我國主要菜籽油之一, 主產于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我國是全球菜籽油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國,油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13億畝,油菜籽產量達到了1493.07萬噸,油菜籽產量不斷攀升,而我國菜籽油壓榨能力不斷提升,帶動了菜籽油產量的不斷增加。油菜作為國內第二大食用油來源,可利用南方廣泛的冬閑田種植,不與水稻等主要糧食爭地,還可滋養地力,在擴大種植規模上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能持續提高單產和含油量,我國菜籽油產量可實現倍增,對緩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將大有裨益。
中國食用植物油行業的品種較為豐富,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亞麻籽油、玉米油、紅花籽油等,其中,棕櫚油主要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橄欖油則主要從西班牙等地中海國家進口。
根據USDA數據統計,2020年大豆油和菜籽油消費量占比分別為43.10%和22.10%,可見,從中國食用植物油的產品消費結構來看,大豆油和菜籽油已成為消費主力。
菜籽油的脂肪酸結構是人體消化吸收最好的,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可達到99%。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僅次于橄欖油和茶籽油,橄欖油和茶籽油使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而菜籽油卻是性價比之王。菜籽油屬于風味油種,特別是小榨濃香工藝的的菜籽油,香味獨特。純正的菜籽油的顏色金黃透亮,是川菜等經典菜系的黃金搭檔。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菜籽油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菜籽油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
第一節 菜籽油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概述
圖表:菜籽油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第二節 菜籽油上游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一、上游市場發展現狀
近十年來,我國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一直在減少,油菜種植減產的因素分析油菜籽產業鏈的目前形勢是:源頭油菜籽種植農戶棄種,中間環節油菜籽價格一刀切,下游環節壓榨規模分散,油菜籽原料短缺,終端菜籽油市場定價權失衡。
1.農作物種植的政策性因素
國家的糧油政策對小麥收購有最低價保護和穩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國家在秋冬播種時期提前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為了促進糧食生產穩定、持續發展,國家每年都提高主產區糧食最低收購價。而同時期國內油菜籽價格往往因9月底油菜籽臨時收購政策結束而回落,沿江地區的農民感到種小麥比種油菜籽心里踏實,更傾向于種小麥。
2.油菜籽與小麥相比,種植油菜籽的收益低
在沿江地區,種植小麥收益高于種植油菜籽,尤其是在油菜籽和小麥混種地區,出現了油菜籽種植面積下降、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的情況。如安徽以長江和淮河為界,淮北地區基本全部種植小麥,江淮之間油菜籽的種植面積占1/3,江南的油菜籽種植面積減少15%。油菜籽與小麥的種植面積比例為4∶6,另外拋荒地約20%。油菜籽和小麥的合理比價關系是2∶1~2.5∶1。油菜籽投入大產出小、種植費工費時,加上農村勞動力短缺,每畝收入遠低于小麥。
3.農村勞動力結構影響
油菜籽種植面積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到第二、三產業,在家務農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婦女。由于小麥基本可實現機械播種、機械收割,而油菜籽種植機械化的推廣還需一個過程。目前種植油菜籽基本上依靠人工操作,育苗之后需要人工移栽,收獲之時需要人工收割。農村日益緊張的勞動力和人工費的上漲,使農民對費工費時的油菜籽種植“望而生畏”。在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油菜籽市場價格波動不定的情況下,農民無奈之下紛紛棄種油菜籽。
4.沿海非油菜籽產區特許加工進口油菜籽
國家許可在沿海非油菜籽產區加工進口油菜籽的廠家有18家,進口油菜籽質量好且穩定,是期貨交易,容易鎖定成本。大型油菜籽壓榨廠都分布在沿海,加工后菜籽粕就地銷售,降低了運輸成本,阻礙了內地國產菜籽粕在沿海地區的銷售,也對菜籽粕的價格上漲起到抑制作用。沿海加工廠加工進口油菜籽的利潤比加工大豆高幾倍,形成兩極分化。
二、上游市場供應情況分析
圖表:2019-2021年油菜籽產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三、上游行業生產商分析
中國分為冬季油菜籽(9月底種植,5月底收獲)和春季油菜籽(4月底種植,9月底收獲)。冬油菜的面積和產量占90%以上,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春季油菜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內蒙古海拉爾地區最集中。
根據資源狀況,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農業部將長江流域優勢油菜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選擇優先發展區或縣。主要條件為:油菜籽濃度高,種植面積與冬季作物比例分為上游面積的30%,中部面積的40%,下游面積的35%以上;強大的加工龍頭企業。
第三節 菜籽油下游行業需求市場分析
一、下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菜籽油的下游的消費市場,我國油脂科技行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以前,起步時主要以國內自主開發技術為主,局限在皂粒、脂肪酸、甘油等產品,技術較為落后;從上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油脂科技相關企業的生產規模有了明顯的擴大,技術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高,為我國油脂科技行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3年至今,國外大型跨國企業紛紛進入國內油脂科技領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理念,同時,國內有實力的企業也紛紛新建或擴建生產裝置,企業生產規模與集中度大幅提高,油脂科技行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二、下游行業需求狀況分析
圖表:2019-2021年油菜籽需求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
三、下游行業需求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明顯增加、城鎮化水平深入推進,以及國內部分區域傳統習慣的持續,我國植物食用油消費量持續增長,同時隨著近年來健康理念意識加深"減油、減鹽、少糖"等,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出現基本穩定及略有減少趨勢,預測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增長速度將放緩,同時消費結構逐漸優化趨勢,食用油消費多元化消費及健康還與品質化需求特征愈加明顯,尤其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酸健康油脂關注度逐漸上升,對此芝麻油及葵花油、亞麻油等特色植物油消費量呈現逐步增長趨勢。
菜籽油市場需求將提升
自上世紀50年以來,世界油菜種植布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目前全球油菜籽主要生產國或地區主要有加拿大、歐盟、中國、印度、烏克蘭和澳大利亞等。從全球菜籽油消費市場分布格局來看,中國、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是全球菜籽油市場的主要消費國,其中歐盟地區占比最大為33%,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生產國,也是目前全球菜籽油市場最大的消費國,占比28%,加拿大占比5%。
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生物柴油消費預計會下降,但是油菜籽的需求不可能下降。歐盟的一些菜籽油是由進口的加拿大油菜籽制成的,因此生物柴油需求的整體減少將損害銷售。對加拿大油菜籽種植者來說,好消息是棕櫚油將在2023年和2030年之間完全退出歐盟的生物柴油領域。預計在2025年之后,隨著棕櫚油的退縮變得更加明顯,菜籽油的需求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想了解更多關于菜籽油行業專業數據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菜籽油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熱點報告推薦:
2021-2026年食用植物油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菜籽油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蕓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菜籽油。是我國主要菜籽油之一, 主產于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我國是全...
查看詳情
支付寶集五福活動開啟今天你掃福了嗎?2022年支付寶集五福活動于1月19日正式開始!螞蟻集團相關人士透露:這次支付寶集2...
2022年脂肪醇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脂肪醇是一種含有飽和及不飽和碳鏈的合成化合物。脂肪醇可分為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
廣東人一年吃掉30億只雞2021年各地GDP陸續出爐!廣東已有4座萬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據2021年中國餐4...
今年春運機票價格上漲2022年春運已經開啟。從春運首日數據來看,今年民航旅客出行呈現“訂票早”的特點。訂單量方面,...
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55次據統計,2021年全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達到55次,位居世界第一。從中國空間站建設取得階...
央行: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1月18日,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