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一個城市的形象名片。機場作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日益引起商家的關注,成為廣告發布和企業形象展示的理想場所。
機場商業是中國三大門戶復合樞紐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其中,虹橋機場T1的功能定位是國際航班備降和為兩國(日本、韓國包機)三地(港澳臺)航班及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班運行提供保障;T2是國內航站樓,服務北京、廣州、深圳等50多個重點城市。
作為上海重要的航空樞紐,不同于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主要服務于國內地區之間航班,國際航線的航班占比較少。從2015年至2019年虹橋機場的旅客量維持著穩定的增長趨勢,2019年(疫情前)的年旅客增長達到了歷史峰值的4.6%。隨著19年年底疫情的到來,以及2022年年初上海的口罩事件影響,虹橋機場的客流量在2022年被迫“腰”折。然而,在疫情過后的2023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半年旅客量實現2011.94萬人次,同比增長291.71%;航班起降架次13.03萬架次,同比增長189.56%。2023年上海虹橋機場預計旅客量將達到約3300萬人次,同比恢復至疫情前的72.5%。
機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交流的窗口,一個城市的形象名片。機場作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日益引起商家的關注,成為廣告發布和企業形象展示的理想場所。
為確保機場商業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機場商業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機場商業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近幾年,全國各地機場商業及餐飲業商品高昂的價格備受各界關注。對于國際機場商品價格過高的問題,消費者認為商品經營者獲得了暴利。而商品經營者的解釋是:由于商家要向機場交付高額租金,只好通過把價格抬上去來彌補租金成本。機場方認為,租金是通過市場招投標形成的,非強制性索取,目前這種經營方式是一種商品經營者與機場之間的“雙贏”。一方面,商品經營者獲利;另一方面,機場拿到了可觀的租金收入。但是,這種“雙贏”是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為前提。
面對這種局面,目前大家似乎多了一份無奈。伴隨著像迪拜、香港等機場的商場試經營模式打造“購物天堂”。在世界上獲得一致好評并且巨大的消費量產生了大量利益的同時,我國內部機場也已經認識到了機場商場管理的這一新模式的發展前景。
近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內的商品開始破天荒地打折了。原來的旅客通道處擺起了特賣場,打折商品包括服裝、箱包、食品、化妝品和書籍。一些服裝和箱包的打折力度還相當大,只有平時價格的一半。可見我國的機場的商場已經由原先的高價經營像與世界接軌的“商場式”轉型。
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特色機場商業區足以成為一座機場最大的亮點。事實上,每個成功的主題特色商業區都有其獨特的商業文化底蘊。因此,特色商業區應格外注重培育濃厚的商業文化氛圍。有了濃厚的商業文化基礎,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意愿。
各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有27個,較2020年凈減少12個(新增北京大興機場,減少大連周水子、福州長樂、太原武宿、長春龍嘉、南昌昌北、呼和浩特白塔、寧波櫟社、溫州龍灣、珠海金灣、合肥新橋、石家莊正定、銀川河東、煙臺蓬萊等13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70.0%,占比較2020年下降13.3個百分點;從增速看,北京大興機場同比增長413.3%,降幅在20-30%的機場有10個,降幅在30-40%的有9個,降幅在40-50%的有3個,降幅超過50%的有4個。
各機場中,年貨郵吞吐量10000噸以上的機場有59個,與2020年持平,完成貨郵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98.6%,占比較2020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從增速看,保持正增長的機場有27個,降幅在10%以內的機場有12個,降幅在10-20%的有10個,降幅在20-30%的有7個,降幅在30-40%的有1個,降幅在40-50%的有2個。
自新冠疫情開始滿兩年后,機場開始大力吸引旅客回來,客流量正在不斷增加。根據國際機場協會歐洲分會(ACI Europe)在2月發布的2022年全年客流量報告,2022年整個歐洲地區的機場客流量較2021年增長了98%。但它與2019年數字相比仍然要低21%。如果客流量下滑,意味著機場必須投入更多的努力來推動航站樓內的非航收入。根據咨詢機構Kinetic Consultancy最近發布的一份名為《未來機場商業的積木》的報告,79%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他們對非航收入的依賴性將超出以往。旅客滿意度和良好的體驗是驅動消費的核心,而這正是機場的努力需要聚焦之處。機場休息室與體驗專業運營商Airport Dimensions的歐洲、中東和非洲以及亞太地區總經理Errol McGlothan表示:“旅客滿意度與消費之間的聯系最終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旅客滿意了,他就會進行消費。”
機場商業市場機遇分析
鼓勵發展旅客到達后的免稅品銷售是免稅運營商在機場能夠采取的,鞏固零售特許收入、使活動多元化并擴大活動范圍的另外一個機會。他說:“在多數大陸地區,旅客到達后的機場免稅購物現在已成為一項慣例,它在亞太、拉美-加勒比海和中東地區尤其普遍。這是一項非常受那些想要將購物推遲到到達后的旅客歡迎的服務,特別是考慮到嚴格的手提行李政策以及最近對于攜帶行李乘機的環保關切。”許多人認為零售體驗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獨有性,而不是現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的同質化產品服務。Rodrigues稱:“這涉及在不同的機場專門提供有所不同的產品服務,將產品服務本地化,讓整個購物體驗變得具有領先性和創新性,以及與小型初創企業及專業精品店合作。”
就虹橋機場商業面積來看,虹橋機場有稅商業區可供租賃面積達2.4萬平方米,已入駐的商鋪數量達160余個,其中餐飲店鋪約54家,零售店鋪約110家。上海虹橋機場一直以其在行業內出色的商業規劃和運營著稱,由其在虹橋機場T2航站樓內“一線品牌大道”區域,虹橋機場通過引入大量奢侈品品牌來提升機場有稅商業的整體品質和形象,機場不僅在上海高消費水平的加持下實現營收,更為后續奢侈品品牌進入國內機場有稅商業賽道奠定基礎。此外,上海機場商業管理團隊憑借著專業的市場部門團隊引入多家上海本地甚至全國知名的餐飲品牌,多數甚至為機場首店,既滿足旅客多樣化的需求并抓住年輕旅客潮流的新風向,更進一步提升虹橋機場商業的整體形象。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機場商業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機場商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機場商業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預測報告
機場公司具有多種收入,既包含航空公司基本管理費,也涉及在機場提供的商業服務,例如,零售收入和餐飲等。上述服務的通性是旅客群體為機場旅客,且所售出產品均以旅客需求為基礎,不僅在機場設...
查看詳情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產茶國和第一大茶葉消費國,是全球茶產業的領軍者。在中國,茶產業既是各茶區的特色優勢產業,也是農...
清潔燃料行業市場清潔燃料是指燃燒時不產生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物質,或有害物質十分微量,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煤氣...
智慧消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了更為精準、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它包括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聯動、智能指...
燕窩行業在中國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曾有一個發展的小高峰,但據相關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90年代中后期燕窩行業出...
1月22日,第七屆西湖論劍·中國杭州網絡安全技能大賽賽事組委會開展賽前直播,攜手技術專家和大賽出題人共同探...
日前,最高檢發布依法懲治侵犯著作權犯罪典型案例。該批案例共6件 ,既覆蓋了視聽作品、圖書等傳統領域,又涉及拼裝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