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的裝置和非接觸的傳感器,自動地接收和處理一個真實物體的圖像,以獲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機器人運動的裝置。通俗地說,機器視覺就是用機器代替人眼,模擬眼睛進行圖像采集、識別和處理,最終通過執行裝置完成操作。
隨著全球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加速,中國機器視覺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人工智能與工業自動化深度融合的產物,機器視覺通過模擬人類視覺功能,實現對物體識別、檢測、測量及引導控制,成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
近年來,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中國制造2025”和工業互聯網建設,疊加半導體、新能源、消費電子等產業的爆發式需求,機器視覺技術從傳統工業質檢向智慧物流、自動駕駛、醫療影像等新興領域快速滲透。行業生態逐步完善,國產廠商在核心算法、光學器件、系統集成等環節持續突破,初步形成對國際巨頭的競爭替代能力。在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機器視覺行業正從技術跟隨邁向自主創新,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機器視覺市場規模
GGII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約為925.21億元,同比增長約5.80%。2023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185.12億元(該數據未包含自動化集成設備規模),同比增長8.49%。中國正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發展新質生產力、實體經濟高質量轉型將帶動機器視覺應用場景的拓展和滲透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機器視覺的下游應用非常廣泛,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即使在某一具體領域的應用,也會因下游的生產工藝、被攝對象的具體材質特點等不同,而有較大差別。因此,完善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對下游客戶而言至關重要。而設計有效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需要大量的行業應用經驗積累,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機器視覺行業競爭格局
中國機器視覺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內外博弈、多元競合”的特征。國際龍頭企業如基恩士、康耐視憑借先發技術優勢和品牌壁壘,長期占據高端市場;而國內廠商則通過差異化路徑加速追趕,??禉C器人、凌云光、奧普特等企業在光源、工業相機、算法平臺等細分領域實現局部領先。國產替代浪潮下,本土企業依托定制化服務、成本優勢及快速響應能力,逐步從低端市場向中高端領域滲透。與此同時,行業競爭焦點從硬件設備轉向“軟硬協同”,深度學習算法的突破使得視覺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部分企業通過構建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形成競爭護城河。然而,市場集中度仍較低,中小企業同質化競爭激烈,未來行業或通過并購整合加速優勝劣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技術迭代與生態重構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變量。一方面,3D視覺、高分辨率成像、嵌入式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成熟,推動機器視覺從單一功能向復雜場景拓展;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加速,光學元件、傳感器、AI芯片等基礎環節的國產化突破,為行業降本增效提供支撐。政策層面,國家對智能制造、半導體設備等領域的扶持政策持續加碼,進一步釋放下游應用需求。與此同時,跨界融合趨勢凸顯,機器視覺與5G、數字孿生、物聯網技術的結合,正催生智慧工廠、無人倉儲等全新業態。在此過程中,企業需平衡技術投入與商業化落地的矛盾,構建可持續的創新生態。
機器視覺行業發展前景與趨勢預測
技術深化與場景拓展。未來五年,深度學習、多模態感知、實時渲染等技術將推動機器視覺向更高精度、更強適應性演進。工業領域,視覺系統將深度融入柔性制造、預測性維護等環節;新興領域如自動駕駛的車載視覺、醫療領域的影像診斷、農業中的智能分選等,將成為增長新引擎。3D視覺技術的普及將突破傳統二維檢測局限,在精密裝配、機器人導航等場景實現規?;瘧谩?/span>
國產化與全球化并行。核心零部件與軟件的自主可控成為行業戰略重點,國產工業相機、圖像傳感器等產品性能逐步比肩國際水平。頭部企業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加速全球化布局。在“雙循環”戰略下,國內市場持續深耕細分領域,海外市場則依托“一帶一路”拓展新興經濟體需求。
生態協同與模式創新。行業競爭將從單一產品轉向生態構建,平臺化服務、訂閱制商業模式逐漸興起??缧袠I數據共享、開源算法社區、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模式,將降低技術應用門檻。此外,邊緣計算與云視覺的結合,推動分布式視覺網絡發展,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政策賦能與風險應對。碳中和目標驅動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擴產,間接拉動視覺檢測設備需求。然而,技術倫理、數據安全、行業標準缺失等問題仍需關注。企業需加強合規性布局,建立技術、市場、政策的動態響應機制。
中國機器視覺行業正處于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期。在智能制造浪潮與國產替代戰略的雙重催化下,行業技術壁壘逐步突破,應用場景持續裂變,生態體系日臻完善。盡管面臨國際競爭加劇、研發投入高企等挑戰,但長期來看,隨著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機器視覺將成為工業4.0時代的基礎設施級技術。未來,行業競爭格局將呈現“頭部聚焦、多元共生”的特征,具備核心技術自主性、垂直行業深耕能力及全球化視野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
對于參與者而言,需把握技術迭代窗口期,強化差異化競爭優勢,同時關注倫理規范與可持續發展,方能在萬億級市場中占據制高點。機器視覺不僅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產業。
想要了解更多機器視覺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