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達到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超過443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
教育部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達到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在學總人數超過4430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高等教育進入世界公認的普及化階段。
當今世界,全球科技競爭持續加劇,各國之間的科技攻堅戰與爭奪戰愈演愈烈。近年來,我國在科研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一些研究和應用已經步入世界先進行列。當前,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加速發展引發了社會各界熱議,機器學習、人機競爭、人工智能倫理等各種問題也進一步促使教育工作者思考:進入新時代,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在中國,高等學歷教育是指受教育者經過國家教育考試,進入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在規定的期間內學完相應的課程,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的高等教育,與之相對應的是非學歷教育,高等教育形式多樣,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教自學考試、電大開放教育、遠程網絡教育等。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教育發展以擴大教育規模、以“讓更多的人能上學”為目標,大大提升了全體國民的受教育水平。隨著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的高速發展,更加需要一批有社會擔當、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高等教育要為國家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一流人才,要從體制機制和育人理念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實現人才第一資源與科技第一生產力在高校的有機融合。
當前公辦高等學校和民辦學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辦高等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又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產學研一條龍,比民辦學校起點高、速度快。過去,與公辦高等學校相比,民辦高等學校在招生、用人、管理等方面都體現出高度的靈活性,但現在公辦高等學校的用人與管理機制也開始轉變,變得更靈活更富于競爭。因此,民辦高等學校必須提高自身競爭力,確立合適的特色定位,以更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和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吸引生源。
中國高等教育市場的市場集中率仍然非常高,民辦高校無論是從學校數量還是從培養學生數量上都只占絕對少數,在校生與招生數量的增長以及實現大眾化的絕對主力是公立高校。
截止2022年末,中國共有普通本科學校1239所(含獨立學院164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2所,高職(專科)學校1489所,成人高等學校253所,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機構234所,普通、職業高等學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積113080.55萬平方米,高等教育專任教師197.78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9.6%。
從高等教育規模而言,中國已經超過作為第一梯隊的美國,但就世界一流大學數、高被引作者數、世界級頂尖科研成果等反映高等教育質量與競爭力的指標而言,中國不僅比不上英國、德國、法國等第二梯隊國家,甚至也比不上瑞士、瑞典、芬蘭、以色列等第三梯隊國家。因此,中國下一階段的高等教育應將重點轉移到質量建設和內涵發展上,逐步邁入第二梯隊的高等教育強國行列。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高等教育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然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我國高等教育雖然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是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發展區域分配不平衡。
由于我國發展歷史及自然環境等因素,東部地區是最早開始改革開放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位于全國一流,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也最高,而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水平則相對落后,總體上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優質資源的分配程度差距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滯后。
在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時代,競爭已經不僅僅存在于人和人之間,更存在于人和機器之間,提升人類的競爭力迫切需要重構和改革高校教育,使AI素養教育成為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課,積極建立和提升社會整體的AI素養。
未來人才的競爭力將更加體現在人文素養、創新創造與社交能力等方面。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辨能力,豐富學生對自然、生活和美的認知,使學生在“學與思”的過程中養成出色的思辨力和想象力,有足夠的韌性接受未知的挑戰,從而激發出更為積極的創新精神。
高校可以通過提供人文、藝術等多學科交融的課程,為學生創造靈活自由、充分自主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由修讀自己興趣所在的課程;在學生的興趣得到挖掘、有志于深入某個方向的研究之后,要鼓勵學生積極地與教授建立聯系,開展科研訓練,自主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于未來想要走向社會崗位的學生,通過大學的創業指導類部門和創新創業課程,支持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實現快人一步了解行業風向,也可以向同門前輩了解成功經驗,規避風險。高校要全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與機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勇于探索,走出一條出色的人生道路。
想要了解更多高等教育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高等教育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高等教育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當前公辦高等學校和民辦學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辦高等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又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產學研一條龍,比民辦學校起點高、速度快。過去,與公辦高等學校相比,民辦高等學校在招生、用人...
查看詳情
一、肉制品行業概述肉制品,是指用畜禽肉為主要原料,經調味制作的熟肉制成品或半成品,如香腸、、培根、醬鹵肉、燒烤...
一、行業概述飛機租賃行業是航空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涉及飛機的購買、租賃和銷售等業務。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
山東是全國蔬菜主產區之一。家住山東膠州,常去逛超市的王先生告訴中新財經記者,今年蔬菜比去年便宜了不少,“像最近...
一、智慧小區概述智慧社區是指通過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整合社區現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群眾提供政務、商務、...
漢堡行業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漢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3567.43億美元,預計2...
蛋白質是保證機體健康最重要的營養素,它是維持和修復機體以及細胞生長所必需的,它不僅影響機體組織如肌肉的生長,還...
微信掃一掃